第(1/3)页 孙权的行为明显是不符合常理的。 因为既然答应归降、一起共同对付曹操,那就不该隐瞒这么重要的军情,最终导致战机贻误。 所以这么做的解释只有一个。 那就是孙权并不想让他知道这件事,或者说不想让他的兵马渡过长江、进入江东境内。 可这样的话还归降做什么? 张辽皱眉思索,心中很快便得出了一个结论——孙权只是假意投降,为了夺回江东而拖延时间。 不然没法解释为何隐瞒战机不报。 一念及此,张辽心里便有了决断,打定主意等安抚完淮南郡的百姓后,便立刻发兵问罪孙权! 他倒是要看看那碧眼贼会如何自辩! 然而就在此时黄忠匆匆赶来,急声说道:“将军!斥候传来急报,孙权集结大军从九江郡进入淮南!” “眼下正直奔合肥而来!” 军情紧急,他得到消息后就赶紧跑过来向张辽禀报了,根本不敢有丝毫耽搁。 张辽闻言登时变了脸色,然后当即追问道:“有多少兵力?什么时候的消息?!” 不久前孙权以屯兵攻打曹操为由出兵拿下了九江郡,此事他是知道的,但并未给予多大关注。 因为他此前并未想过孙权是假意投降,他也是在得知孙权暗中夺得铜陵渡后才分析出这碧眼贼的打算。 而孙权如果是假意投降的话,那与他们就仍是敌人,得知他在淮南郡还眼下领兵进入,目的不言而喻! 黄忠表情凝重,沉声说道:“这是两日前的消息,孙权总共出动了整整三万大军!” “将军,我们得赶快撤退了!” 九江郡和淮南郡毗邻,敌军水陆并进的话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抵达合肥,如果再不撤退的话他们必将陷入危险! 听到三万这个数字,便是张辽也不由得为之色变,因为他手上所有的兵马也就才三万,其中大部分还在徐州留守。 此番他带来的兵马仅有一万而已! 更重要的是,因为各郡之中还有许多曹兵需要清理、百姓需要安抚、聚拢,所以他将大半兵力都分散了出去。 眼下留在合肥的兵马只剩下三千人! 三千对三万,哪怕他们是守城的一方,这个人数差距也是绝对的劣势! “不能撤退!” 张辽深吸一口气,断然拒绝了黄忠的建议,神色凝重道:“淮南郡有大量的百姓滞留,我们若走他们必遭兵祸!” “要是让孙权夺得了这么多的物资粮草和百姓,他可进而占据豫州,到时候将变得更难对付!” “而且我怎能弃麾下将士而逃?” 且不谈让孙权夺得了这么多的百姓和物资后实力会膨胀多少,光是弃城而逃这种事,张辽就做不出来。 因为眼下将那些分散出去的兵力重新集结回来已经是不大可能了,他要逃的话只能带着城内的三千守军逃走,但这么做就等于放弃了那分散出去的七千人! 没有统兵的主将在,可想而知这余下的七千人面对孙权大军会是什么下场。 根本就不可能活得下来! 张辽断然下令道:“将城内斥候派出去,传令给所有在外执行命令的队伍,让他们即刻返回合肥!” “同时将城外的百姓也撤回城里,同时派人返回徐州传信给太史将军,命他速速率领大军前来驰援!” “如今唯有死战,安能言逃!” 放弃士卒逃跑是为将者之耻,即便从战略角度上考虑这么做是对的,但张辽不愿行此卑劣之事。 一旦这么做了,他在军中将再无威信可言,哪怕天子事后不降罪他,他也一辈子抬不起头! 若是如此,他宁愿战死! “诺!” 黄忠、麴义二人都被张辽展现出来的气魄所感染,心中顿时生出敬意,纷纷领命而退。 …… 合肥,逍遥津。 逍遥津乃是淝水对外的重要津渡,孙权率领大军水陆并进,第一时间便将此地占领,掐断了合肥连通外界的水上枢纽。 战船上。 孙权望了源源不断下船的大军一眼,然后将目光投向了远处伫立的城池,难掩心中的渴望之意。 合肥城,已近在咫尺! 从城池上收回目光,孙权向身旁的程普问道:“程将军,张辽那边的情况如何?他有没有逃跑?” 大军进入淮南郡是肯定会提前被张辽发现的,所以他一早就派出了眼线监视张辽的动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