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就在鲁肃心中暗暗叫苦的时候,刘协瞥了他一眼,开口问道:“等得不耐烦了?” “没、没有!” 鲁肃闻言吓了一跳,连忙否认,并且恭恭敬敬道:“陛下操劳国事,此乃民生社稷之福!” “国家大事系于陛下一身,陛下于百忙之中抽空召见草民,草民多等片刻又算得了什么?陛下安心处理政务便是。” 刘协淡淡说道:“朕是刻意让你在此跪着等的,你可知为何?” 鲁肃面色微僵,硬着头皮道:“回禀陛下,草民……不知。” “哼,是不知还是不敢说?” 刘协冷哼一声,目光投向鲁肃,“你襄助孙权对抗朝廷,虽未曾受他一官半职,但你真以为如此便能免罪么?” “你当朕是傻子不成!” 鲁肃的冷汗刹那间便流了下来。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向刘协深深叩首,说道:“草民知罪,请陛下责罚!” 天子既然知道了这件事,他再狡辩就和找死没什么区别了,不如痛痛快快认罪,听候发落。 因为天子没有直接下旨将他打入牢狱,而是亲自召见他,说明这件事有转机,但是否能够活命还是看他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今天这次面圣,将决定他的命运。 看着大殿中以额触地的鲁肃,刘协的表情终于是缓和了一些,这鲁肃没有他想的那样爱自作聪明,倒是识趣。 “起来回话吧。” 刘协一边批阅奏折,一边说道:“朕之所以不杀你,一是听闻你屡屡识破张将军的策略,二是因为你罪不至死。” “而朕恰巧又是个爱才之人,所以打算留你一命为朝廷效力……” 鲁肃闻言,心中顿时大喜! 可还没等他开口谢恩,便又听刘协说道:“不过你毕竟犯下了罪过,朕若是直接用你,便会令朝廷丧失威严法度。” “所以朕会出一道题来考校考校你,你若是回答得上来,便算作一功,抵去罪过。” “若回答不上来,虽然朕也不会杀你,但少不了让你受刺配流放之刑。” 鲁肃虽然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对于刘协来说,朝廷的威严法度才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存在。 若无法度,国将不国。 所以他不会直接免去鲁肃的罪过,而是看鲁肃自己的本事,如果回答不上来的话,流放也就流放了。 鲁肃此时的心情可谓是大起大落,但他也清楚这是天子给予他的一次机会,所以拱手正色道:“请陛下出题!” “朕想想。” 刘协稍加思索,这时他看见手中折子上的内容,于是便问道:“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兖州、豫州的那些世家?” 这份折子里提到的,正是关于如何处置兖、豫二州那些支持曹操的世家大族的事情。 刘协在得知二州收复后就在思考这件事了,只不过还没有拿定主意,现在刚好拿来考校一下鲁肃,看看这位才能不输管仲、乐毅的名士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听到这个问题,鲁肃心中一沉。 因为这问题可不简单。 兖州、豫州那些世家大族支持曹操,妥妥的一个从逆之罪,从轻处罚的话朝廷的威严不在,从重处罚的话又牵扯太广。 所以必须要想一个既能让这些世家大族们切身疼痛,又能让他们接受的办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让朝廷受益。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 鲁肃陷入了沉思。 而刘协也不着急,问出这个问题后就继续处理政务,给足了鲁肃思考的时间。 就这样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鲁肃方才开口道:“陛下,草民想到合适的处置之策了。” “嗯?” 刘协略有些惊讶地看了过去。 他都准备好给鲁肃几天的时间慢慢想了,结果这才过去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居然就想出了合适的办法? “何策?说给朕听听。” 鲁肃早有腹稿,道:“敢问陛下,如今拿下兖州、豫州二地后,陛下接下来是否打算收复江东或者进军荆州?” 刘协挑了挑眉,看了鲁肃一会儿后,点头道:“的确如此,等到消化完此番大胜的战果后,朕便会继续兴兵讨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