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洛阳和长安虽然都可以作为帝都,但如果两相比较的话,还是长安更适合为帝都。 因为长安乃天下之中,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而且作为高祖皇帝所选定的国都,长安代表的意义也是非凡的。 之前选择迁都回洛阳是因为长安还没有收复,但而今马超被赶跑、长安重新落入掌控,那自然是要迁都回去。 刘协从冶造局返回宫中后,第一时间将诸葛亮等人都召入宫中,告诉他们长安大捷的同时也说出了自己迁都长安的想法。 “若定都长安,便可将雍州、凉州一并打通,益州不再孤立无援。” “届时便可南下合围荆州,讨伐曹贼!” 刘协神采奕奕地说道。 益州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单机状态,宛若一块飞地,随时都会被曹操攻打。 但只要把都城迁到长安,局势就会瞬间扭转,从此攻守之势异也! 郭嘉沉吟片刻后说道:“虽然迁都长安比迁都洛阳要更费功夫,但长安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诸葛亮也笑道:“陛下既然心中已有定论,臣等自当支持陛下的决策。” “光复汉室,还于旧都,天下一统之日不远矣!” 无论是从全局战略还是政治意义的角度来看,迁都长安都是无可争议的。 只有贾诩说道:“陛下的想法自是极好的,只是朝令夕改,朝中对此恐怕会有非议……” 说着还瞥了杨修一眼。 洛阳作为大汉帝都已久,朝中有许多大臣的家族都在洛阳一带,比如杨氏便在距离洛阳不远的弘农。 迁都洛阳说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准备,洛阳的重建也进行了大半,如今忽然要改迁回长安,难免会有人对此不满。 杨修闻言一惊,连忙说道:“臣支持迁都长安,我杨氏对此绝无异议!” “长安乃是高祖皇帝所钦定的帝都,为我大汉龙兴之地,乃是作为帝都的不二之选!” 他可不敢在这时候跳出来和天子唱反调。 虽然都城定在长安的确会对他们杨氏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也大不到哪里去。 “等到明日朝会上再议吧。” 刘协也并未立刻下定论,尽管他心里已经确定了这个想法,但过场还是要走一下的。 明天朝会上看看哪个不长眼的会跳出来反对。 此事议完,刘协的心情大好,对众人笑道:“朕今早去冶造局视察了许久,连午膳都未用。” “诸位爱卿若还未用膳,便与朕一同前去用膳吧,共同庆贺温公取得大胜。” 听闻此言,群臣的眼睛皆是一亮。 宫中的膳食和外面的可不一样,天子口味独特,让御厨开创了数种做菜之法,比如煎、炒、炸等等。 比之千篇一律的煮和烤,宫里的膳食可谓是人间美味,他们时常留在宫中加班处理政务其实也有图晚膳的想法在里面。 因此面对刘协的提议,群臣之中如贾诩虽然已经吃过了,但也都说没吃。 就在刘协准备带着群臣去用膳之际,高览手持一份折子匆匆走入大殿,恭敬道:“陛下,无极县传来急报!” “是孝直发来的吗?” 刘协停下脚步,挑眉看向高览。 他派法正去无极县查账已经有些时日了,算算时间,现在也应该有结果了才对。 高览稍作迟疑,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启禀陛下,并不是,但和法御史有关。” “法御史他……死了。” 高览话音落下,所有人皆是一惊。 郭嘉、贾诩、杨修包括诸葛亮在内,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之色,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法正……死了? 一时间,在场群臣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刘协。 刘协在听到从高览口中这个消息后也出现了一瞬的呆滞,但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目光陡然变得深沉而锐利了起来。 “具体怎么回事?” 高览不敢隐瞒,如实回答道:“信中称法御史抵达无极县后,便在当地的驿馆入住。” “当天傍晚时分,甄氏带人将族内的大小账目都一并送到了驿馆,由法御史当面接收。” “是夜子时,驿馆突然走水,火势蔓延极快,甄氏带人前来救火时已经无力回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