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让周瑜训练水师是检验他的能力,而让他随军出征,那就是真正打算要启用了。 刘协自是不可能放着周瑜这么一个能力出众的统帅不用的,尤其还是擅长水战的统帅。 这正是他目前需要的人才。 毕竟兵不嫌多,将不嫌广。 周瑜稍稍愣了一下,随后心情大为激动,当即单膝下跪,低头抱拳道:“臣愿由陛下差遣,万死不辞!” 聪明如他,哪里会不明白天子让他随军出征的意义有多大? 代表着他真正得到了认可! 刘协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起身,而后又视察了一圈,便起驾回宫了。 宣室内。 刘协将郭嘉、诸葛亮等人召来,说道:“水师已经打造完毕,接下来就该确定出征的路线了。” “朕打算采用张辽将军兵分三路的建议,一路兵马前去益州驰援,一路兵马往扬州而去,还有一路兵马直接南下荆州,届时三路大军合围曹贼。” “不过,此番朕会御驾亲征,亲临前线。” 其实身为天子,麾下又有诸多精兵强将,刘协完全没有御驾亲征的必要。 但这是他和曹操的最终一战,意义非凡,讨伐的还是伪帝,所以他思来想去后还是决定亲自随军出征。 此言一出,众臣皆是大吃一惊。 贾诩第一个开口,满是焦急地道:“陛下,您乃万乘之躯,怎可以身涉险?” “战场多变,您若是有了什么闪失,臣等该如何是好啊。” 他的这份担心不是多余的,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要是运气不佳,一支流矢说不定就能要了人的性命。 这种事谁都说不准。 如今大汉一统在即,要是在这紧要关头,身为天子的刘协不幸殒命,那大好局面顷刻间就要崩塌。 天下也将再度陷入混战之中。 司马懿也劝说道:“陛下,中书令所言极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您还是留在长安等候捷报吧。”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出言劝说。 不过刘协心意已决,说道:“不必再劝了,朕已经决定要御驾亲征,势必要破曹贼、擒伪帝!” “朕今日要商议的是领兵出征的人选,诸位爱卿以为各路兵马都派谁来统领为好?” 刘协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和他们多言,拍板决定了下来,转而问起派谁领兵的事。 群臣都知晓天子的性格,见规劝无用,也只好息了心思。 郭嘉道:“领兵驰援益州,臣以为派张辽将军前去更加稳妥;至于南下扬州,当由驻兵兖州的黄老将军领兵最为适合。” “直取荆州的这一路兵马就不用多言了,陛下既要御驾亲征,那当由温公领兵。” 目前军中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将领,唯有张辽、黄忠、吕布三人,这么分配是完全没错的。 郭嘉的想法和刘协不谋而合,他心里也是这么打算,于是点了点头后继续问道:“那诸位爱卿愿随哪一路大军出征?” 将领是有了,军师自然也得有。 麾下这么多的顶尖谋士留在身边不派出去打仗,未免也太过浪费了。 群臣闻言,一时面面相觑。 因为讲道理如果天子御驾亲征,他们自然都想跟随在天子的身边出谋划策,这是最能表现自身能力的。 但问题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总不能都跟在天子身边吧? 群臣互相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由郭嘉主动说道:“江东一直难以攻克,黄老将军此番南下攻打江东并非易事,臣愿随黄老将军出征。” 他和黄忠有过联手的经验,双方也算配合得当,所以要选的话他还是想跟黄忠配合。 至于不能跟随在天子身边表现……身为凌云阁第三层的第一人,他已经不需要再天子面前表现什么了。 不如多立一些功劳,为大汉一统效力。 刘协颔首道:“也好,那奉孝你便去协助黄老将军吧,朕相信有你相助,必能攻克江东。” 郭嘉拱手道:“臣领命。” 在郭嘉说完以后,司马懿看了诸葛亮一眼,稍作犹豫后说道:“陛下,臣愿随张辽将军出征,助张将军击退进犯益州的曹贼兵马。” 虽然他很想在天子面前立功表现,但考虑到跟随在天子身边的谋士必然不少,到时候他未必能抢到机会。 所以还是去益州捞功劳比较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