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人面?旧人面?-《桃花十计》


    第(3/3)页

    雷霆如临大敌,弩箭毒蛇般盯死了阿三的手,雷钧的刀同时出鞘。

    天地霎那间充满了杀气。

    阿四掏出的是一支七孔玉笛,玉笛透明滋润、优雅雍容。外表刻着一对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的鸳鸯,肯定是阿三的手笔。

    阿四吹的山野名诗《村行》谱成的曲子:“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

    笛声悠扬,不绝如缕。袅袅的炊烟,悠然自得的牧童,一幅清净闲远的田园画面出现在崔护的视野。

    阿四深情追忆:“我们三人自幼一起放牧,天作罗帐,地为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羁无绊。黄昏归来,小五最喜欢听阿四吹这首曲子。”

    崔护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他不由自主地打起了节拍。

    天地间的杀气顿失滔河,化为无形。

    一曲吹完,四周恬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事。

    崔护心想:就这样远离喧嚣,安然自乐多好。

    心里却有个声音在流淌:“相公,还要茶吗?”

    长安郊外的南庄不正是远离喧嚣之所吗?

    心有所思,指有所动,崔护醮着酒,在桌子上工工整整写下“南庄”二个字。

    阿三瞅见,道:“官老爷,你想去南庄吗?走出村头,往右拐几个弯就到了。”

    崔护一怔:“此地也有南庄?”

    阿三不好意思地回答:“小的也是听乡里人说的。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老爷,您劳驾几步,去瞧一瞧不就明白了。”

    崔护心有所动,按话索骥,沿着阿三指引的路,果然找到阿三所说的南庄。

    南庄和长安郊外的南庄如同一辙:桃树还是那个桃树,柴门还是那个柴门,陋舍还是那个陋舍。

    崔护瞠目而视。

    心里呯呯直跳,他还是叩响了门环。

    “有人吗?”他喊。

    新南庄,开门之人,是新人面?还是旧人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