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败大非川-《桃花十计》


    第(2/3)页

    携带军粮和辎重冒然挺进,必然拖跨队伍。

    薛仁贵下令在宽阔平坦的大非岭之上,建造两座军营,将辎重和军粮围于其中,派副总管郭待封带二万士兵镇守。薛仁贵和另一副总管阿史那道真率领余部,轻装上阵,奔袭乌海,欲功敌不备,夺取乌海据点。

    先遣部队在河口击退守军,薛仁贵率部进驻乌海,令薛仁贵意想不倒的是,留守大非川的副总管郭待封公然违抗他的命令,自作主张。

    郭待封是名将郭孝恪之子,不甘心屈居薛仁贵之下,领兵士推着粮草出了军营,朝乌海进发。半途遭遇回救乌海的吐蕃二十万大军,双方激战,郭待封大败,辎重尽失。

    蕃军掳去唐兵军需,无疑打乱了薛仁贵的部署,大*队只好退守大非川军营。

    吐蕃派出四十余万大军进攻大非川,*不敌,大败。无奈之下,薛仁贵与吐蕃达成停战之约。

    班师回朝,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前去宣政殿领罪。

    唐高宗明知将帅不和,但念其仨人深入敌后,地形复杂,运输落后,免去仨人死责,革职除名,贬为平民。

    几年后辽西、瓜州、沙州兵乱,唐高宗李治礼贤下士,重新起用薛仁贵。薛仁贵重振雄风,为大唐攻城掠池,立下汗马功劳。

    唐高宗李治在位,唐朝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版图一度扩展到东起朝鲜半岛、西临里海、北至贝加尔湖、南达越南横山。

    也正因为大唐边关连年的烽火,才让大唐几代君王下定决心建立和延续节度使制。

    有一点肯定的是,安史之乱之前,各地节度使确实保卫了唐朝的边境,保卫了一方的安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节度使发展至今,却成了梗在帝国喉咙里的一根鱼刺。

    崔护一声叹息,目光却从未离开过阿三阿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