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六王玄策-《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第(3/3)页

    “是!”

    随着命令传遍全军,整个镇北军士气再度暴涨!

    ………………

    就在李岩千里奔袭的时候。

    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太极殿内。

    里面的所有人因为这份来自北境的战报,而掀起了滔天巨浪。

    但是与洛阳殿内那股战意冲霄的气氛截然不同。

    此刻的太极殿,弥漫着的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意味。

    龙椅之上,李渊的面色阴晴不定。

    他看着手中那份详细描述了突厥二十万大军南下的军报,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颉利可汗的这一手,同样也超出了他的预料。

    殿下,文武百官垂首而立,鸦雀无声。

    “诸位爱卿,”

    李渊沉声开口,打破了压抑的沉默:“突厥倾巢来犯,兵分两路,一路直扑并州,一路围困幽州,北境危在旦夕,尔等……可有对策?”

    话音刚落,一身太子朝服的李建成,便从文臣队列中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有本启奏!”

    李渊抬眼看向自己的长子:“讲。”

    “父皇,突厥此次入寇,声势浩大,来者不善。”

    “并州乃我大唐龙兴之地,太原更是京畿门户,断不可有失!”

    “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刻派遣一支精锐主力,驰援并州,击退突利可汗的五万偏师,以稳固我大唐之根基!”

    这番话,说得堂堂正正,在情在理,引得不少大臣点头附和。

    但是也只有李建成知道,他在得知突厥大军来犯的时候,还是很兴奋的。

    之前他就一直觉得自己在战场上不如李世民,可现在,突厥给了他这一次机会。

    伴随着众人的点头,李建成话锋一转,目光不经意地扫了一眼站在武将之首的李世民。

    李建成故作沉吟,脸上露出一丝关切。

    “只是二弟世民,自起兵以来,无岁不战,常年奔波于沙场之上。”

    “可谓是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正因如此,二弟他连年征战,鞍马劳顿,早已是积劳成疾。”

    他对着李渊深深一揖,语气恳切无比:“父皇,儿臣实在是心疼二弟的身体!眼下北境战事凶险,非一日之功可下,儿臣恳请父皇,能准二弟暂留长安,静心调养身体,这不仅仅是爱护儿臣的兄弟,更是为我大唐爱惜一根擎天之柱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