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夫人留步!” “海相公珍重!” 海玥怀中抱着厚厚的卷宗,走出宅院,向着周夫人辞行。 卷宗是周宣多年的心血,也是大限将至前,最后的托付。 接下来,这位老者趁着还有余力,要回归南方了,准备落叶归根,逝于家乡。 此番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没有太多的依依惜别,一句珍重,胜过千言万语。 回到自己家中,海玥取出卷宗,细细翻看。 越看越觉得荒谬。 深宫里的那位,是走火入魔了。 嘉靖帝在控制朝堂方面,已然有着登峰造极的功力。 明朝有着锦衣卫,又多重用内侍宦官,创立东西两厂,正是因为大明的天子集权虽然超过了历朝历代,但有时候还是压不住朝臣,不得不让皇权依托于这些特务,作为力量的延伸。 正常情况下道理掰扯不过,那就出动锦衣卫,放出东厂西厂的番子,用血腥镇压的手段让臣民闭嘴。 但自从嘉靖登基后,太监们就彻底没了气焰,锦衣卫的存在感也大降。 没别的原因,正是因为皇帝不需要了。 朱厚熜自己就能利用皇权体系,把官僚收拾得服服帖帖,哪里用得着这些特务机构? 当然嘉靖也不是无敌的。 历史上摆烂后期,他的套路也被严嵩和徐阶相继摸了个清楚,由此反过来糊弄对方。 可整体来说,在权谋领域的水平,嘉靖已是无可置疑的顶尖。 欠缺的是别的地方。 偏偏现在的朱厚熜,哪怕不疯狂崇道,在治国上依旧如历史上摆烂,而对朝堂的控制上,还想更进一步。 “这是形成了思维定式,不肯走出心理的舒适区,开始追求优势上的极致完美……” 海玥默默摇头。 世人行事,莫不是扬长补短。 这位却反其道而行——对短板视若无睹,反倒将长处一味拔高。 改造黎渊社之举,恰似一位绝色佳人,偏执于面上微瑕,不听良言相劝,猛下刀子,结果干脆整毁的情况。 太想把群臣完全操控于手中,让自己高枕无忧了。 从卷宗的字里行间来看,周宣其实也不赞同天子的所作所为,却不敢劝告。 只能寄希望于查漏补缺,破灭贼人的阴谋。 他自己坚持不住了,就把这份希望寄托给海玥。 “周老……” “我要辜负你的期待了。” 海玥当时并无承诺。 周宣以为他是不必承诺,谁能质疑海学士的忠诚? 事实上,恰恰是海玥不愿意承诺。 别说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忠君之心,即便有,在这君臣的猜忌之中,也早就消磨得一干二净。 毕竟忍辱负重的臣子,不止周宣,前面还有一位。 锦衣卫都指挥王佐。 王佐的下场又是如何? 一念至此,海玥目光微动,翻到南巡的部分。 卷宗中记载了王佐的功绩,对于他忍辱负重,引诱黎渊社贼首暴露的笔墨颇为详细,死因也记录了。 八个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