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及时雨-《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


    第(3/3)页

    钟长远不太确定的又看向这个年轻姑娘,“你是飞机厂的工程师?”

    飞机厂缺人缺成这样了吗?

    虽然发动机厂也是走了一批苏联专家,但还不至于无人可用到要用个小丫头。

    廖杉点点头,自我介绍,“我叫廖杉,飞机厂研究所负责发动机这块,以后由我来对接发动机厂。”

    钟长远不以为然,“哦哦,小廖你是来送资料的吧?”

    廖杉也没给自己解释什么,即使是在现代,年轻也会被人们认为是没经验,一个年轻的女工程师,简直是在叠不靠谱buff。

    偏见不是三言两语能打消的。

    “现在发动机厂是什么情况?”廖杉只把话题转向正题。

    提起这个,钟长远也顾不上面前这人是什么小丫头了,大倒苦水,“因为被批评‘高浮夸、高指标、瞎指挥、乱改苏联资料,弄得产品质量低下’,现在全厂都在停工检查,以前做的大部分零件都不符合图纸,工厂自编的工艺规程也不行,上面要我们严格按照苏联原文资料办事,可我们大多数人哪里看得懂那些俄文……”

    廖杉从包里掏出一沓纸,“我带了整理翻译好的米格-19上安装的发动机图纸和工艺规范书。”

    钟长远立刻眼睛放光,“小廖同志,你这可真是及时雨!”

    飞机厂、发动机厂都在调整整顿,想要尽快恢复生产,渐渐回到正轨,令研究所众人头疼的资料问题也迎来了新的转机。

    林为华接到来自北市的电报,立刻兴奋的像个孩子一样冲进设计楼里,把好消息告诉其他人,“苏联松口了!”

    廖杉和胡俊明还在画图纸,王川泽正在推一个结构强度数据,蔡华和郑子昂在改工艺规范手册,其他人在各自负责的车间厂房里跟进着。

    林为华激动的继续说道,“空军部要求我尽快前往北市,跟随政府代表团去苏联谈判,虽然这次主要目的是引进超声速歼击机米格-21的技术资料,但我们可以——”

    郑子昂迫切的抢先道,“我们可以拿回缺少的那四十五项资料了吗?”

    此言一出,廖杉和胡俊明也抬头了,两人俱是双眼发亮。

    王川泽把最后一个数字写下,也抬起了头,看向林为华。

    林为华乐呵呵的点头,“失去的我们一定要趁这次机会拿回来!”

    他扫过屋里的年轻人们,最后选中一人,“王川泽,你和我一起,我们马上回去收拾东西,动身去北市。其他人,工作上的事先找蔡华,生活上的事就找飞机厂的罗主任。”

    廖杉等人恨不得敲锣打鼓欢送两人。

    “林老师,千万别忘了四十五项啊!”

    “如果能拿回来些散装件就好了。”

    “还有发动机,要是能带一个回来研究研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