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愤怒的或许就是儒家思想带来的礼制禁锢了。 有明一朝三百年,在外交上吃了不计其数的暗亏,就是因为礼制二字! 为何一提起强汉,都知道凿空西域,继往开来?因为张骞一人行万里! 为何一提起盛唐,都知道丝绸之路,胡汉包容?因为王玄策一人灭国! 可大明在外交上的功业,着实没有汉唐那么强悍... 汉唐对外的风骨,强硬,哪去了? 原因其一是老朱的海禁政策,其二就是朱明理学儒家带来的‘礼制’二字了。 皇帝多收税,士大夫就搬出礼制说是与民争利... 殊不知。 礼制是老祖宗发明出来约束别人的,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 作为暴太子标。 朱标则要从洪武朝开始彻底改变大明的对外政策。 就说现在。 大明要是不能从一个传统陆权国家转变为海权国家。 落后,挨打,都是早晚的事! “孤以为,礼法责君子不责小人,此等倭奴暗藏祸心,非酷刑不足以正国格!” 朱标眯起了眼。 “父皇也曾言:为患我中华者,不可不伐!” “中书大人以为如何?” “殿下所言极是!” 李善长根本没有争的意思,赶紧躬身作揖道。 几个江南派官员想辩几句经,掉书袋来反驳朱标,毕竟礼制是文官限制皇权的唯一武器... 要是今天任由太子当街杀异国使节,礼法荡然无存啊! 可当朱标森冷的目光划来,几人又赶紧垂头而去。 “圣人曰:害我子民者,天伐之!” 紧接着朱标举起一柄绣春刀,横在倭寇使团正使的脖子上。 “孤今日以此奴为誓,必以大军渡还,灭倭国,报我使团二百三十八位忠良之仇!” 哗! 刀子很快,感觉很轻。 划过去时,能听见气管发出莎莎地声音。 鲜血喷洒到朱标靴子上。 他能亲眼看见那倭寇眼神从凶狠到恐惧,再到恍惚... 耳边传来提示音。 “你扮演了汉武帝刘彻的暴行-【杀异国使者】,扮演度100%,获得寿命加一百天,目前剩余寿命:两百零一天八小时!” “扮演度达到100%,你获得超前技术奖励-【转炉炼钢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