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洪武朝的官员钱少,事多,权力小,还得面对老朱剥皮实草的威胁... 能坚持下来的。 要么是权力欲极重的不轨之徒。 要么就真有点为国献身的精神在身上了! 李善长显然不属于这两类。 作为开国国公,他资历早就够了,满脑子都是功成身退颐养天年。 可朱元璋一道圣旨,就得巴巴从淮西老家跑到京城当这个倒霉的中书宰相。 “上位...唉。” 夜风之中,文官队列首位的李善长一声长叹。 知道上位是忌惮自己了,忌惮自己背后的淮西文臣派。 可... 又是何必啊! 说实话,李善长是最希望太子建功的。 只要太子文治武功,威名赫赫,麾下能臣武将如雨。 上位才有可能打消心中的顾虑... “咱知道上位不是那样的人,否则真要杀,开国就把咱们杀光了,何必发丹书铁券?” “只是如今诸多皇子骄奢淫逸不堪大用,太子又温柔懦弱,这种局面,哪个帝王能放心咱们这些老臣活着呢?” 李善长眸中尽是伤痛复杂之色。 其实他最能理解朱元璋。 所以哪怕最后被满门抄斩,也没有骂过朱元璋一句。 “可太子近日的表现...” 想到这里,李善长脸上就挂满了喜色。 灭倭之事,他第一个支持! 还会想办法疯狂给太子帮忙筹钱筹军饷。 只要太子拿下一个灭国之功,手下出现大批新锐人才,彻底坐稳江山。 老臣们就都有活路了! “李大人,太子昨日所下必灭倭国的誓言,您可听到了?” 就在这时,一位胡须细长,五官同样白皙修长,眸子如杏仁般的官袍男子恭敬地走来,躬身,大袖悄无声息递给李善长一个热乎乎的暖炉。 “请大人爱护身体,切莫着了风寒呐。” 看着眼前年轻人,李善长眯起了眼,困顿疲态都少了几分。 “詹御史,你有心了。” 这詹徽虽然不是凤阳人,却也是淮西人,且父亲詹同也是淮西旧臣,算是自己人。 而且平日办事麻利,为人轻快,还会关注到某些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 比如这个暖炉。 比如处理朝政累了,他总会端来一锅刚熬好的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