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是一条新路。 连朱标都不了解,只能指望大明的工匠们,自己去研究。 还好如今工部也在各地,迅速挖掘人才。 许多隐世的木工世家传人,都被挖了出来。 他们的作用,将不再是替王宫贵族,营造宫殿,建造精巧的玩具。 而是来建设国之重器! 在工程建造这方面,华夏从来不缺智慧。 甚至能想到,很多西方人想不到的方法。 “殿下。” 场中十几位身着官袍的大匠,已经等候半晌。 李应物,就在最前方。 这李应物年纪不过三十许,颌下留着短须,面白消瘦,骨架却很大,看起来就像个长竹竿一样。 只有眸中,那两点熠熠生辉的光芒,显示着他的激动之情。 “你们很不错啊。” 朱标看下向一旁的毛印。 这么大的事,毛印自然要到场了。 他现在,属于工部的万金油管家,各个项目都插一手。 但朱标严令禁止,他干涉研究人员的研究。 他的作用,就是负责给研究人员们,提供和配给各种物资,完成他们的一切奇思妙想。 无论花多少钱,朱标这里都出。 所谓科技,其实就是靠砸钱,砸出来的。 不砸钱,哪来的科技呢? 只要砸钱砸的多,华夏诞生科学基础的根基,都要比西方要强很多。 这点钱看起来多,但就算技术工作组一起开展,还比不上民间一个王爷几年的花天酒地。 “殿下,您所说的这火车之物,吾等总算是有眉目了。” 毛印也是激动的胡子乱颤,他花白的胡子,现在已变成了纯白。 关键是,这半年来他也太累了。 做这么多账,处理这么多事情。 还要重新在民间搜罗人才,组建一个不算贪污腐败的物资供应机构,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可这老头,在朱标不断打鸡血下,就是办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