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中原(1)-《汉鼎》
第(2/3)页
更令朱温心情大坏的是,又有不太妙的消息传来。秦宗权居然攻取了襄州。本来朱温打定了注意,要和秦宗权耗到底,淮西军只从事抢掠,不从事生产,肯定是无法长时间支撑下去的,随着时间的推延,他们肯定要垮台。现在淮西军控制的地区,已经被抢掠一空,淮西军地战斗力正在逐渐的消退,这就是他们垮台的预兆。只要宣武军继续坚持下去。淮西军最终会烟消云散的。他朱温就可以完全囊括中原之地了。
然而,就在这要命的时候。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德湮居然投降了,淮西军突然控制了襄州,突然控制了山南东道,意味着他们又多了一个可以抢掠的地方,意味着他们又多了一个挽救自己地机会。山南东道本身不富饶,人口也不多,可是套用淮西军的刮地三尺做法,他们损耗的实力,很快就会恢复过来,这才是最要命的。
连续的坏消息传来,朱温终于忍不住再次蹲门槛了。
他蹲在门槛上,眼睛狠狠的盯着发灰的地面,地上的蚂蚁似乎也感觉到了这里的不安全,急忙掉转头绕路而行。
这个该死地秦宗权,宁愿放弃了寿州的大片地方,就是要和宣武军过不去,实在是欺人太甚。
是可忍,孰不可忍?
偏偏他朱温还得忍。
不忍不行。
敬翔已经将当前的局势剖析的非常明白,淮西军攻克了许州以后,士气高昂,气势如虹,战斗力有较大的提升,宣武军现在只能守,只能依靠现有的防线,尽可能的消耗淮西军的有生力量,同时在战斗中,用俘虏不断的补充宣武军的部队。****这个战略地关键词,其实还是一个“耗”,和淮西军地人海战术想必,宣武军除了“耗”字诀,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现在宣武军麾下地各个将领,包括葛从周、邓天王、孟绝海、牛存节等大将,现在全部都在前线督军,使用不多的部队和淮西军的人海战术“耗”。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淮西军,宣武军的抗击也是非常辛苦的,如果没有这些富有经验的大将亲自坐镇,宣武军的局势,将士非常危险的。这兵力上的劣势,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回来的,宣武军最大的弱点,就是无法扩充到足够的兵员。
终于,在门槛上蹲了足够长的时间以后,朱温开口说道:“敬翔。”
敬翔说道:“王爷,有何吩咐?”
朱温说道:“你说,我们能顶住淮西军的进攻吗?”
敬翔断然回答:“当然可以。”
谢瞳在旁边说道:“使相,不必担心,夫人已经从后方派来五千生力军,他们的到来,将会让我们的防线固若金汤。”
因为追剿黄巢有功,朱温被加封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封沛郡侯,后又进封吴兴郡王,地位显赫。所谓使相是一种合称。使指的是节度使,相指的是宰相,而唐朝没有宰相这一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就相当于宰相,所以朱温此时称为使相。但他在担任使相的同时,又有郡王地爵位,因此也有人称他为王爷。
朱温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什么五千生力军,五千老弱病残还差不多。对于自己的那点家底,朱温还是很清楚的,夫人一定是握着长剑,将大梁所有可以抽调出来地男子,都全部送到了战场上。兴许,就连牢狱里面的囚犯都全部释放出来了。对于夫人的手段。朱温是很清楚的,绝对是外柔内刚,坚韧不在他之下。\\\\\他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只有夫人坐镇大梁,他才能完全放心。
尽管五千援军极有可能都是歪瓜劣枣,不过也是没有办法了。想来夫人为了凑集这五千人,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这个时候,就算是一百名士兵,都是非常宝贵的,他身边除了敬翔、谢瞳、潘逸三个谋士,还有二十名的卫兵之外,其余的宣武军将士,都已经全部派上战场了,可想而知前线兵力地紧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