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七月闷雷(1)-《汉鼎》


    第(2/3)页

    李俨现在性命还掌握在神策军的手中,不敢违忤,于是同时下诏晋封杨复恭为魏国公。于是,这魏王的名头,就不能封赏给刘鼎了。

    鹰扬军的谋士们都说,这是杨复恭公开挑衅刘鼎的权威。

    神策军在战场上找不回来面子,杨复恭就利用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故意给刘鼎制造点麻烦。

    在刘鼎被晋封为韩王的同时,朝廷同时颁布了其他的几十份诏令,全部都是封赏的。韦国勇被晋封为汝阳王,杨鹭飒被晋封为兰溪王,张全义被晋封为颍阳王,龙孟尧被晋封为镇海王,艾飞雨被晋封为陈留王。鹰扬军一下子拥有了一个亲王,五个郡王,顿时令天下为之侧目。

    随着回去长安地愿望越来越迫切,而且距离回去长安的日子越来越近,李俨出手也越来越大方,鹰扬军在拥有一个亲王,五个郡王的同时,还拥有十多个国公的封赏,萧迪、李天翔、杨璧鳞、刁奇、张祥鹤、李启鸣等人,都全部成了国公。

    其余,还有大量的侯爵、子爵、男爵名额。朝廷干脆懒得填写了,将空白的官职敕碟,直接发给了鹰扬军监军崔瀣,让鹰扬军自己填写就是了。按照崔的初步估算,如果这些侯爵、子爵、男爵什么的爵位,全部都逐个落实地话,鹰扬军内部,拥有爵位的人,肯定超过三百人,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当然,这些封赏全部都是虚衔,朝廷是不会耗费一两银子的,所谓的爵位,也是一纸空文而已。鹰扬军内部,也不会觉得非常的高兴,甚至有人觉得不值一哂。实在是朝廷太慷慨了,慷慨到将官职、爵位流水般的批发出来,如此井喷般地封赏,就算是亲王的爵位,也不会觉得尊贵了。

    按照朝廷一贯地不敢得罪地方诸侯的原则,在刘鼎被授予亲王头衔的同时,朱温、李克用、李昌符等人,多半也会被授予亲王的头衔。李克用十有**会被授予晋王的头衔,朱温极有可能会被授予梁王或者鲁王的头衔,李昌符极有可能是岐王。甚至,就连西川的陈敬暄,也有可能获得蜀王的头衔。这样衬托下来,刘鼎地韩王,反而是最不起眼地。

    鹰扬军的高层,其实都很清楚,改朝换代是必然的。鹰扬军不可能继续永远拥立现在这个朝廷,一旦时机成熟,兴元府朝廷将被彻底地打入历史长河。()兴元府朝廷现在封赏的这些官爵,根本不可能延续到新地朝代。如果他们因此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那肯定是要倒霉的。他们想要在新朝代地凌烟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朝廷七月份的动作非常大,非但慷慨的授予鹰扬军大量的官职爵位,藉此东风,皇帝李俨还在七月十一日颁布诏令,任命马殷为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任命李顺节为左神策军中护军。这个马殷,就是当初被鹰扬军在襄州活捉的淮西军大帅,至于那个李顺节,则是服侍寿王李杰的宦官首领。

    “马殷?”在鹰扬军内部的小规模庆功宴上,刘鼎听到这个消息,不免微微有些惊。

    他的确没有想到,朝廷非但没有处死马殷,反而一下子将其提拔为神策军中尉。之前马殷被押送到兴元府以后,朝廷一直将其收监,并没有立刻下令处死。鹰扬军忙于其他的事情,对马殷也不是很留意,以为此人既然出身淮西军,最后肯定会受到朝廷的严惩。没想到,数年的时间过去,此人居然从淮西军的小帅,变成了右神策军中尉,简直是不可思议。

    神策军最初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由陇右节度使哥叔翰为了对付安史之乱的叛军而成立,原本是精锐的野战部队,在安史之乱中表现突出,受到皇室的关注。唐德宗贞元年间,神策军分作左右两厢,全由宦官统,成为定制,是宦官专权的主要依靠力量。神策军最鼎盛时期兵力多达十五万,势力在诸禁军之上,成了唐朝最核心的军事力量。

    神策军的编制来看,分立左右两军,乃是互相牵制

    监督之意,以防止其挟持朝廷。

    但是实际上,这种左右两分的办法,根本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每每有势力的宦官,都是左右两军全部把持,让皇帝完全失去对神策军的掌控。之前的田令孜如此,现在的杨复恭也是如此。没有他们的允许,皇帝根本动不了神策军的哪怕仅仅是一个士兵。

    这些掌握实权的大宦官,往往是身兼数职,然后用自己的心腹多半是自己的养子,又或者是义子出任神策军的关键职位,例如胡军中尉、中护军等,绝对不会让外人插手。神策军地人员选拔,官职更替,甚至是粮饷装备的供给,全部都是宦官搞定,朝廷兵部根本不能过问。

    左右神策军虽然上设大将军、统军、将军等职位,但是这些都是虚职,一般都是皇室的成员遥领,没有实权。例如当初吉王李保,就曾经遥领神策军统军的职务,但是根本连神策军的军营都进入不了。神策军真正的实权,乃是掌握在护军中尉的手中。掌握实权的宦官,绝不会将护军中尉地职位给予不信任的人。

    由于神策军始终牢牢的掌握在宦官的手中,导致皇帝完全失去对神策军的控制,于是各种各样的悲剧也源源不断地发生了。()不要说政变,就连皇帝的废立,都掌握在太监地手中。当初甘露之变,两个护军中尉一起动手,硬生生将皇帝给制服了,宦官的力量,可见一斑。正是由于宦官们掌握着神策军,才能操纵皇帝,操纵朝廷。

    刘鼎早就决定,一旦自己掌握朝廷,立刻将神策军解散,将宫中的宦官,罪大恶极的,全部放到黄河里面去自生自灭。三眼都和鹰眼都也在进行一些针对神策军的计划,但是没有太大的效果,皆因神策军的粮饷,都由宦官控制,外人极难插手。

    “看来寿王已经在做好接班的准备了。”艾飞雨端着酒杯缓缓地说道。

    这是一个很小型地庆功宴,出席的只有鹰扬军的核心人物,大家都是过命交情,所以也就显得很随意。刘鼎带着大家喝了几杯酒,说了些刺激士气的话以后,就宣布自由活动了。最后,大家都聚集到艾飞雨这里,谈天说地,顺便商讨一下未来地局势。

    由于萧致婉的到来,原本气若游丝地艾飞雨,似乎重新恢复了生命活力,再次带着淡淡的微笑,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只是,艾飞雨甚是惭愧,觉得自己辜负了刘鼎和一众鹰扬军高层的厚望,鹰扬军上下憋着一口气为他报仇雪恨,可是他最后居然还是放过了萧致婉。

    艾飞雨尤其觉得愧对刘鼎,为了给他报仇雪恨,刘鼎连李思妍的求情都拒绝了,还教训了黎霏嫣一顿,最后,他自己却放过了萧致婉,让刘鼎做了冤大头。以致好长一段时间,艾飞雨都不敢面对刘鼎,直到后来朱有泪去将他拉了出来,他才渐渐的恢复了正常。

    朱有泪眼珠子转了转,若有所思的说道:“难道李杰不怕杨复恭发飙?”

    李怡禾说道:“他就是担心杨复恭发飙,所以才会行此险棋吧!”

    艾飞雨点点头说道:“是的。李杰现在只能依靠张浚联络外面的诸侯,依靠李顺节和马殷尽量能够控制部分的神策军,尽量保证自己的生存。否则,一旦杨复恭对他不满,他就太被动了。张浚和李杰的关系很好,当然希望李杰顺利继位,但是张浚和杨复恭的关系不好,一旦李杰上台,杨复恭的日子恐怕会很难过。这也就注定了,杨复恭和李杰,是不可能和好的。”

    朱有泪说道:“难怪马殷在兴元府被关押了这么长的时间,居然没事。不过,这次朝廷也是沾了我们的光啊,若不是我们消灭了淮西军,活捉了秦宗权,监军大人还带去了五百名的士兵,恐怕朝廷也不敢动手的。现在摆明了是利用我们威压杨复恭,要是杨复恭闹起来,皇帝肯定会跑到崔瀣的军营中躲避,到时候,就是我们鹰扬军和神策军面对面厮杀的问题了。”

    艾飞雨说道:“正是。李俨难得果断了一会,结果取得了成功。()”

    李怡禾说道:“只可惜,他时日无多,必须准备后事了。”

    朱有泪说道:“如果我是杨复恭,我一定会给马殷好看的。要是被马殷掌握了神策军一半的军权,杨复恭铁定要倒霉了。我会趁马殷立足未稳的时候,就派人将他干掉。”

    李怡禾说道:“马殷想要活命,也只有豁出去,从杨复恭的手中夺权。他原本就是死囚,百死一生,现在居然有机会成为神策军的中尉,他能不积极?朝廷既然将他推了出来,肯定也释放了他原来的那些部下,例如董宁这些人。只要有一群班底,他就敢来硬的。真的论起战斗力,神策军恐怕连淮西军都不如。”

    张铎点头说道:“从襄州战役来看,地确如此。”

    张铎说道:“朝廷居然使用马殷,可见本身的确是没有人选了。”

    崔绾点点头说道:“是啊!杨复恭应该将反对者都铲除的差不多了,李杰搬出马殷,实属无奈之举。”

    朱有泪忽然又说道:“不过这件事情,可真的有点难度。”

    李怡禾说道:“当然有难度。杨复恭有六百多个义子,还有一千多个养子,哪里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萧迪刚好来找刘鼎,报告有关潼关的事情,无意中听到大家的讨论,诧异的说道:“什么?杨复恭有六百多个义子?一千多个养子?他……不是太监么?”

    朱有泪和李怡禾同时看着他,“你觉得很奇怪么?”

    萧迪愕然地说道:“他……可是太监啊。”

    朱有泪撇嘴说道:“现在这个年头,就是太监的义子、养子最多了,他们没有亲生的儿子,所以特别喜欢别人叫他们干爹,从口头上感觉当爹的快感。当初田令孜,不也是一大群的义子、养子么?”

    李怡禾点点头说道:“没错,这个年头,就是太监的儿子们才多,因为全部都是认出来地。太监的安全感又是最差地,总觉得别人要对他不利,整天神鬼,整个皇宫所有的太监,几乎都是他的义子,神策军里面的军官,基本上都是他的养子,还是觉得不安全。这种不完整的男人,心理上肯定是变态的。”

    萧迪啧啧咂舌。

    刘鼎虽然一早就知道这些数据,但是一直都没有觉得什么,反正就是一堆数据而已。可是听他们有眼有眼的说起,才觉得实在是荒唐。若非是亲身经历,他简直难以置信,这个世界还有如此荒唐地事情。不过,这些荒唐地事情,只有在这个荒唐的年代才会上演。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忠孝礼仪廉耻,荡然无存,仿佛只有义子、养子才能维持相互之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