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建文三年,腊月。 命运的台历,翻到了除夕。 朱棣撕碎了朱允炆给他的最后一封信,将来使撵了回去。 “回去告诉陛下,大明没有割土裂疆的皇帝,朱家也没有割地求和的子孙!” 看着送信的使者狼狈的逃出军营,朱棣哈哈大笑,一脸的意气风发。 “看来,朱允炆这小子是真没招了。” 苏谨裹了裹军大衣,翻身上了...卡车副驾:“走吧,该结束了。” 朱棣站在车门外伸出手:“谨弟,拉我一把。” 苏谨嫌弃的看他一眼:“你是主帅,哪有坐车的道理?去去去,骑你的马去。” “那凭啥你能坐?” “废话,我就是个谋士”,苏谨嘿嘿一笑: “再说了,谋士的身子骨可都弱,老子才不学郭嘉。” 朱棣愤愤的伸出个大拇指,摇了摇头转身上了自己的战马,眼神陡然一变! “全军,出击——!” “风,风,大风!” “呼、呼!” 在除夕的正午,靖难军毫无预兆的对应天发起总攻。 朱能带两万大军,前去进攻太平门。 玄武湖外,一门门野战炮被架好,共计三十六门野战炮,被分为三个炮兵阵地。 三个炮兵阵地轮番对太平门、城头的箭楼,以及城上的防御工事发起围攻。 一时间,太平门陷入滔天的炮火之中,硝烟弥漫,空气中似乎都飘着一种烤熟的味道。 太平门上,长兴侯耿炳文的脸,早被硝烟熏的黑一块,灰一块。 虽然一身狼狈,但他的心却从所未有过的宁静。 现在的战局,对他来说,谁胜谁负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他能做的一切,就是不负皇恩,尽力而战罢了。 但,早没了心气的耿炳文,又能守多久? 耿璿(XUan)狼狈的从战壕后面爬起来,拍了拍头盔上的土,怒声骂道:“为什么来打太平门的不是苏谨那小儿!” 心知儿子不服输,耿炳文也只能苦笑。 就算苏谨来了,难道他们就能赢了? 恐怕,只会输的更惨吧? 与此同时,定淮门外也遭遇了炮击。 朱高煦带着五千多人,绕过了大半个应天城,对西面的定淮门发动奇袭。 朱棣交代给他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牵制。 郭英轻蔑的扫了一眼身后面如土色的太监,淡定的指挥城头还击。 朱允炆派了个监军太监来监视自己,又能怎么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