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姚广孝出列,站在队伍首位,微笑环视众人,侃侃而谈。 而百官也渐渐听明白,陛下对科举的改革,究竟为何。 原本的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虽未取消,但却改为‘大学制’。 户部会在今年拨出大笔银两,设置专项金,在各县设立‘蒙学’。 蒙学原本就有,但实际却是有钱人家的学校。 试问,那些地都种不过来,饭都吃不饱的农民,哪有闲钱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而蒙学的设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所有适龄儿童,都可免费在蒙学读书,然后由县里统一组织考试。 考试合格者,统一给予‘童生’的名谓,可进入下一级‘初学’学习,仍旧免费。 初学则由府一级统一考试,合格者为‘秀才’,进入‘高学’。 高学则由州道考核。 不过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各州能够自己作主,将由国家出卷,统一在各州考试。 合格者为举人。 而在这个时候,并不代表举人就能做官,而是能进入国子监等一类‘大学’进修。 进修合格者,才能根据成绩、表现等,决定是否能做官。 “徐辉祖、李景隆”,朱棣忽然开口。 “臣在。” “由初学考试开始,所有考卷均由朝廷统一出题,并由五军都督府派兵押送,明白?” 看着朱棣不带一丝感情的脸,徐辉祖和李景隆忍不住打了个突突。 陛下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出题的人自然会被隔离,一旦出现泄题这种事,他五军都督府绝脱不了干系。 想想以前出现泄题这种事,历任皇帝是如何处理的,顿时觉得不寒而栗。 “臣...遵旨,必竭尽所能!” “朕要的不是竭尽所能,而是万无一失,明白?” “臣,明白!” 朱棣点点头,便不再说。 看着阶下百官错愕、迷茫的脸,朱棣忍不住想笑。 要不是强行忍着,他可能真的笑出声来了。 这才哪到哪啊? 等你们看到蒙学建立以后,发下来的新课本,以及将来新建好的那些‘大学’,你们傻眼的时候才到。 “不得不说,谨弟这一手是真的狠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