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百姓闹宫一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此事自然也传到了朝中诸官的耳中。 有人愤怒,斥责百姓愚昧,如此逼迫朝廷,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有人暗中欣笑,如此一来,民怨沸腾,陛下就不得不与番子谈判。 苏谨退兵,看来也只在咫日之间。 但,更有人担忧。 他们担忧的不是苏谨,而是陛下。 事情发生这么久,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陛下却似乎没有一点反应。 没有反应,就是最可怕的反应。 说明陛下这次所图甚大,恐怕明日朝堂,会是一阵腥风血雨。 鸿胪寺内,杰克满脸钦佩看着约翰:“王,您的安排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下,明庭就必须和咱们谈判。” “这只是第一步。” 约翰噙着冷笑:“我判断,明廷皇帝很快就会宣布和谈,到那时候你要守住谈判底线,尽量拖延时间。” 杰克一愣:“您要离开?” “是。” 说到这里,约翰忽然皱眉:“日本那边需要我,我待在这里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我明白了,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重托。” “很好,我相信你,我的勇士。” 夜风踏冬凛。 冬日的夜晚总是很快来临,整个应天显得十分萧索。 寅时(3:00)初,准备上早朝的大臣早已恭候在此,只等卯时开门登朝。 长夜漫漫,唯有一提孤灯作伴。 寅时至,官员有序排队,负责纠察纪律的御史,不停在队伍中穿梭。 一旦发现官员中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明代早朝现实门上“鼓三严”。 在三通鼓后,百官排队等着钟鸣开门之后入内,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进入。 待皇帝进入安坐之后,由鸿胪寺“唱”入班。 此时文武官员左右两班齐进,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之后行礼,奏事。 任亨泰年纪大了,难免肺气湿重,咳嗽在所难免。 但巡查的御史全当没看到,更不敢上前呵斥。 李仕鲁轻轻给他拍着背,笑叹道:“古雍兄,你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该急流勇退了。” “谁说不是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