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到了太庙,皇帝朱棣和太子炽,以及太子怀里抱着的朱瞻基,这个大明皇长孙在前, 汉王则在后,跪地给列祖列宗的牌位磕头上香,敬献供品。 只见在享殿接受供奉的四位先帝,分别为—— 仁祖淳皇帝讳五四, 熙祖裕皇帝讳初一, 彝祖恒皇帝讳四九, 德祖宣皇帝讳百六, 以及太祖高皇帝讳元璋,他的爷爷。 只不过,在太庙里却看不到朱允炆的庙号。 祭祖之后,朱棣带着俩儿子和皇太孙返回奉天门广场,举行元旦大朝。 这是一年最隆重的大朝会,仪仗自然也是最高规格,朝贺礼仪十分庄重。 仪卫威严气派,公卿百官整肃、各国使臣毕恭毕敬,尽显上邦大国气象! 奏乐声中,朱棣步履沉稳登上金台帷幄,在金漆龙椅上端坐,接受万邦万民的新年朝拜! 他以为自己会陶醉于这些宏大的仪式,所带来的成就感。 但此刻,却忽然有些意兴阑珊,没了兴致。 俯瞰那成千上万的俯跪在面前的臣子,他想着的却是十四岁那年的春天,大本堂的那些兄弟们。 憨傻的二哥,傲娇的老三,老实的老五,蠢笨的老六,时不时挨自己揍的老七... 还有那个在自己每每犯错后,总是温柔给自己擦着药,数落着自己别老惹父皇生气的大哥。 若是大哥还在,他真的愿意将皇位重新交还给他,死心塌地做他的左膀右臂。 奉天门广场上,山呼海啸的朝拜声忽然将他唤醒! 朱棣这才惊觉,自己早不是那个燕王,从这一刻起,他将是大明的新主人。 永乐大帝! 三声响鞭过后,群臣便在礼赞官的率领下,朝贺赞呼。 历朝历代,群臣大朝行礼都是三呼万岁。 但到了他爹朱洪武这里却开始变了。 老朱觉的‘万岁’这个词儿简直他娘的瞎扯淡,能活百岁就叫人瑞,活一万岁的那都是老王八蛋。 于是,在洪武二年一次朝会中,他便与群臣商议,‘万岁’之言虽然好听,但太扯淡,把赞呼之词给咱改改。 ‘遇朝贺之日,赞礼官云赞呼,众臣皆呼‘愿君有道’!再赞呼,众臣皆呼‘天下和平’!你们以为如何?” 当时还没嗝屁的李善长便提议:‘两呼欠缺,还是应该三呼,至于赞呼之词,是臣祈君之至诚也。 或可将词改为:一呼天辅有德,二呼海宇咸宁,三呼圣躬万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