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艰难的生活创业史 第十五章 幸福原来很简单 观音送子上了门-《沭河岸边青春往事》


    第(2/3)页

    张秋仁凝望着那张仙子般的脸,不知说啥好,心里一阵酸楚,全体会到了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是如此的苍白,连这点要求都答复不了,怎能不感激。

    张秋仁为答谢这美好的人生,他努力着,时间不长便谈妥了三个纸厂的锅炉安装。

    和王维学东奔西走了些日子,最终以临沂没权力办锅炉安装证书而告散,就在他奔走办证间不知不觉已到了秋。

    婚期即到,张秋仁却身无分文,阿泉为了散心,也回了东北,走时递给张秋仁一百元钱,说是作为贺礼。

    张秋仁看着父母犯愁,也有些焦虑,马上要办的事,买家电、置办酒席,饭后父亲埋怨张秋仁不呆在上海多赚点钱,此时的张秋仁很烦,提及上海的事,他是一个勇于承担困难的小伙子,他告诉父母您能出多少就多少,下余的算我自己的,这是一个分文没有的张秋仁说的大话,他需要勇气,因为他渴望新的生活,他已经苦恋了十年,终于走到这一天。

    找同学贷款,准备去临沂买家电,阿奎告诉张秋仁恰巧本村有个青年也到临沂买家电,让秋仁同去,省点车费。

    王宁没在意和别人同去了临沂。

    装饰材料市场,张秋仁也在算计着花,铝合金龙骨买便宜的,石膏板也不要贵的,人家买了最好的,且还买了冰箱、音响一套,就连电视机人家也要和他买的贵一半,对于张秋仁来说那都是奢侈品,这样带了未婚妻逛了趟临沂,心里很是惭愧,但是王宁那平和的心态,确实让张秋仁感动,人家是人家,自家没有就不强求,她自然的让张秋仁的父母都自愧对不住孩子,可只能是无奈了。

    张家父母乐于此彼,生活给予了他们苦难与子女。

    八月那个秋老虎过去却依然冗热的日子,还是那个于文华不愿要的那四间瓦房里,张秋仁和王宁举行了结婚仪式。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婚礼,只是看热闹的人最多的一次婚礼,在这个村子里,因为张秋仁已成了爱情传奇的人物。

    张秋仁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却被徐贵庸笑话了一番:连个洗衣机,VCD都没买,电视机现在都买大的了,你也办得太简单了。

    能过这道坎就不错了。张秋仁心想。

    在爱的世界里,无论贫富贵贱,你殾有看到幸福的影子,他们不离不弃,坚守着蜜月带来的欢乐。

    他们幸福着。

    就在张秋仁结婚的那天,桃子生下了个胖小子,张秋利却参加了张秋仁的婚礼,这一切张家并不知情。

    张秋仁父母商量着,该尽早和张秋仁分家,要啥没啥,生活都有困难,妹妹担心哥嫂的日子,告诉父母唯一的那缸麦子和那半亩柳条都给哥哥。

    父母犯愁,分啥?张秋仁告诉父母你借的你还,我借的我还,就这样他们就把家分了。

    穷人的家好分,你看那些大户人家分家,要招来村里有头有脸的参加,这样显的器重,要大摆宴席的,大部分心满意足,个别人便宜占不够不算完,会闹出争执,甚至闹个满家欢,但那都是因为富有。张秋仁也心满意足,因为他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家他都当晚了。

    为摆脱债务的压力,小两口盘算着日子怎么过,把自己的努力排上计事日程,张秋仁说咱三年不能搞建设,他自知没能力,王宁想先生个孩子养着。

    他们努力着,幸福着。

    阿泉从东北回来,回到卫生院,阿菊来过几次,他们互相倾慕着。

    桃子生了孩子后,眼看到春节,不见了张秋利,这左邻右舍,东街西巷的都言论这孩子哪里来的,迫于这此压力,桃子有心计,你张家不要孩子不要紧,我要为我家挣个儿子来。

    小年快到了,张家刚吃完早饭,门口便来了一辆卡车,车上下来个老太太,还有两个中年男子,还有桃子妈和桃子怀抱一婴儿,来到张家。

    张秋仁的母亲迎上去握住老太太的手,桃子说这是我奶奶,对奶奶说这是秋利妈,桃子转身说这是大姑夫,桃子的姑夫说话了:“给你们张家送孙子来了。”“那太好了。”秋仁的母亲忙接过桃子怀抱的婴儿,桃子无好气地说:“您还知道要孙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