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事所涉甚广,改日再议,散朝。” 说完,扶苏起身离去。 “恭送陛下。” 退朝之后,叔孙通来到淳于越的府邸。 “眼下,太子离京,陛下子嗣单薄,太子在外,要是有个万一,丞相得有所准备才好啊!” 淳于越听后,眼神变得犀利,冷冷问道:“长史的意思,是想让陛下易储?” 叔孙通长叹一声:“哎!丞相,请恕我直言,咱们儒生,只能在当今陛下的羽翼下风光。 将来若是……换了太子,哎!丞相,您还会觉得新君,会重用我们吗?” 淳于越听后背脊发凉,压低着声音说道:“杀头的话,不可胡言。” “丞相,您可是向我透露过,陛下龙体欠安,我这只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淳于越叹息一声:“陛下勤政,每日处理政事繁多,常常批阅奏折至深夜,寐不足两个时辰!据韩谈所述,龙体是每况愈下,长此以往……哎! 眼下太子虽顽劣,不遵礼法,但所作所为,也确实利国利民,假以时日,他若继位,也必然是一代明君,到时吾自当退隐。” 叔孙通说道:“丞相不可气短,且听我一言。” 淳于越眼神怪异的看向叔孙通:“以你所见,真要易储?” “正是。” “眼下是先帝丧期,陛下守孝不得纳妃,又如何有皇嗣?” “丞相,这纳妃之事,非得在明面上做吗?难道就不能,给陛下私底献上美人,先诞下皇嗣,待丧期一过,再正式册封,也合礼法。 难不成,我等就这样,坐以待毙等着新君登基之后,再将我等统统罢免不成?” 淳于越听后震惊不已,抬手指着对方说道:“你!你……你这是小人作为,此事绝不可为!” 叔孙通站起身来,躬身劝道:“丞相!您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当朝为官的儒家士子着想! 只要陛下有了新子嗣,再设法扳倒太子,让陛下另立储君。唯有如此,方能使我儒家在大秦朝堂立足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