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郎中令:“臣附议。” 卫尉:“臣附议。” 廷尉:“臣附议。” 治粟内史:“臣附议。” 典客:“臣附议。” 太仆:“臣附议。” 见此,淳于越脸色阴沉,非常不情愿地把自己相印拿出来,沾了下朱砂印泥,最后在盖在卷轴上。 …… 三川郡,洛阳。 一队来自咸阳的快马,快速穿过城门,直奔洛阳郡府。 见到是朝廷颁发的政令,洛阳城里的高层官员不敢懈怠,连忙按官阶顺序,站好接令。 “传令,命三川郡守李由,即刻强令洛阳之民迁至关中,不容懈怠。” 李由行过一礼,郑重接下敕令。 传令官又接着念第二道政令:“命将闾将五万京师军交由王贲统领,护送迁徙之民入关,并转运官仓粮草。” 接下命令后,众官员唏嘘不已,特别惊讶。 “朝廷竟然要我们弃城?” “城中之民百万,哪能说迁就迁?” “是啊!祖业宅邸都在城中,如何能让百姓放弃?” “此举必然引起民变,最终让他们倒向叛军。” 传令官杨鷃从怀里掏出卷轴,对所有人大声喊道:“诸位不必担忧,可告知百姓,迁到关中之后,无需担心无房可住,无粮可食。 太子殿下坦言,可无偿安置百万之民,此乃太子教令,命尔等速速抄录,贴满全城告示匾。” 李由郑重接过教令,立马就命令所有文法官抄录。 刚接过命令的将闾一脸阴沉,他可不在乎城中百姓如此,他只在乎能否继续上阵杀敌。 如今,朝廷一纸政令,就把自己的军权夺了,叫他好生气愤。 “侄儿可真会坏叔父的好事啊!” 杨鷃回京复命之后,洛阳全城就掀起一阵搬家浪潮。 家底殷实的富户,把带不走的统统贱卖成金银细软,只带家传宝贝和书籍。 中等家底的百姓,趁机收购富户的贱卖品,想着到了关中之后,倒卖出去赚差价。 贫苦的家庭那就不用说,家徒四壁,没什么好带走的,只要带上衣物和粮食即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