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项伯见无法逃脱,正要从怀里掏出利刃与县卒厮杀时,身后却驶来一辆马车。 张良在这个时候驾驶着马车,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项伯和县卒面前。 他敏锐的察觉力,立刻就嗅出县卒和项伯之间的剑拔弩张。 于是便当着县卒的面,故作对项伯说道:“大胆奴仆,竟敢私逃?还不随我回去,” 项伯一听这话,立刻领会张良这是在救自己,就配合他假装哀求道:“罪奴知错,这就随家主回去。” 几个县卒见张良神态自若、衣袍华贵,再看张良的马车标配了三匹马,以为他是某位士大夫,根本不敢得罪。 于是,张良就当着县卒的面,大摇大摆救走了项伯,从此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既然是叔父好友,项羽不能不见,当即传令让张良入营来相见。 见到张良,项羽语气不善地诘问道:“先生与叔父乃故交,为何不来投我大楚,反而却投了景驹?” 张良叹气说道:“在下祖上五代,历任韩国之相,在下时刻想着助韩国复辟,眼下投靠景驹,只不过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权宜之计!” 听到张良这般解释,项羽脸色缓和了些,他也曾听项伯说过,张良一直想复辟韩国。 项羽问道:“那先生此番前来,所谓何事?” 张良小施一礼,说道:“在下前来,正是前来与将军共商智取彭城一事。” “如何个智取法?” “在下已策反景驹部下,只要将军率兵攻城之际,在下布置在城中的内应,便可为将军打开城门,如此可为楚军大大降低伤亡。在下此番来献计,只求将军破城之际,能饶过城中无辜之人。” 项羽心中暗自思忖,确实如张良所说。 如果自己带十万兵力来,拿下彭城毫无压力。 但是自己为了在陈婴面前逞强,只带了五万兵力,要想攻下这座坚城,只怕不死一半掉一半的兵力,根本攻不下来。 但是项羽是极其好面子的人,他可不会轻易听从他人的建议。 便说道:“先生所求,本将定然应允。不过…至于用内应打开城门,项籍不屑行此举。只要本将在城下擂鼓三通,景驹自会乖乖开门投降。” 张良道:“将军此言差矣。景驹秦嘉二人,深知将军不会放过他俩,定然负隅顽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