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非攻,嬴长生认为如果天下遭遇灾难,以致农民起义。如果这个起义领袖没有德行的话,作为正义的国家就必须兴兵讨伐。 尚贤更不用了,秦国从从穆公开始,就遵循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七雄当中率先废除世卿世制,用“军功爵”任命官员。 对于尚同,嬴长生借用儒家的思想,提出不能保证和要求每位帝王都是仁君,他们善与恶同时兼备,还说墨家这个观点很幼稚,劝他们别幻想了。 节用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是种美德,如果到了物质丰富的盛世,粮食挤爆了仓库,如果还遵循节用,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农民辛苦耕种,士兵拼命杀敌,文人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带来更好的生活吗?你墨家却提倡节用,这不是反人类吗? 对于节葬,嬴长生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观点。他认为王侯士大夫厚葬,那是他们的身份和功勋应该享有的荣耀,然而平民能力有限,死后就应该享受相应规格的葬礼。如果墨家在葬礼这个观点上,提倡人人平等,那是不可能的。 非乐,嬴长生很不客气地驳斥了墨家这个偏激的观点,他认为音乐不是代表使人堕落的享受,而是把音乐认为使人感动快乐的文化,也是体现人们对精神追求和盛大礼仪的重视。 天志,如果君王没有德行,嬴长生认为不用等上天降下灾难,自然有臣子和百姓勇敢站起来推翻他,夏桀不是这样的吗? 明鬼,你墨家相信鬼存在,那鬼就存在人的潜意识里。你儒家相信鬼不存在,那鬼也伤害不了谁。 原来嬴长生是个无神论者,但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穿越之后,他认为“鬼”是存在的,至少他认为自己曾经当过“鬼”,还附在“嬴长生”身上活了过来。 他还提出人死了之后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对这种“很玄”的东西保持敬畏,所以才发明纸人、纸牛马、完善平民的丧葬文化。 其真实目的,可以说他以类似“神棍”的做法来收服民心,也可以说他真的敬畏死者。 墨家主张“非命”的观点,更是遭到嬴长生更加无情地驳斥。 墨楚不敢相信,“权命起源论”竟然由一个十三岁少年首次提出来,而且还相当符合逻辑。 在嬴长生这个论点没提出来之前。 除了墨家不相信天命所归之外,其他诸子百家也都认同“天命授受于天”的观点。 儒家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理论。认为君王就是授受天命,认为平民就该被统治。 譬如神话中的轩辕黄帝,他的母亲附宝与少典成婚并且怀孕之后,突遇某天七星旋转,天降神光照体,最后生下轩辕氏。 譬如秦国,受天于天,既寿永倡。 譬如陈胜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譬如刘邦斩白蛇,自称赤帝之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