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叔孙通可谓相当阴狠,他竟然拿一本秦国不曾拥有的《天论》来测试嬴长生。 这本书是荀子所著,但是他没写完就撒手人寰,后面的内容,荀子临终前交代由稷下学宫的弟子们完成。 《天论》这本书主要传达荀子的四大思想,分别是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 也正因为荀子去世得突然,《天论》有部分被留在齐国,部分被儒生带去了秦国,传到现在,就变成了两个版本,分别是《齐天论》和《秦天论》。 然而叔孙通给嬴长生看的《天论》,却是秦国之前不曾拥有的《齐天论》。 除了前面部分的七成内容跟《秦天论》相同,后面的三成几乎是大相径庭。 嬴长生冰冷的目光瞪了叔孙通一眼,便从他手中接过了《齐天论》。 打开之后,快速翻阅起来。 台下的观众,看着太子眉头微皱的样子,不仅为他捏了一把汗。 叔孙通依旧保持着他那副欠揍的笑脸,心里已经在幻想着待会嬴长生支支吾吾,背不出来的窘态。 在他看来,就算嬴长生是神童,也不可能把荀子这本深奥难懂的《天论》在瞬间全记下来。 一刻钟之后,台下观众忽然看见嬴长生合上书籍,只见他气定神闲,朗声诵读起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嬴长生读到后面,叔孙通开始不淡定了,心说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难道他之前读《齐天论》? 不止叔孙通,下台的儒党,个个都是一副看怪物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太子。 嬴长生扭头向叔孙通笑道:“孤没诵错一字吧?” 叔孙通谄笑道:“殿下之前所言非虚,臣佩服佩服!殿下如此大才,臣服输。” 嬴长生心里暗自得意,心说老贼想坑我没那么容易,《天论》两个版本我两千年后就看过了。 嬴长生不再搭理他,转身向所有人朗声道:“今日,乃诸子百家在此证道之日,我大秦杏坛,愿容百家之学,为国学经典。至此往后,凡我秦土之内,百家皆可前来证道,余秦杏坛不独尊一家之学,亦望诸子百家,伸其所长,使天下少年学子皆为百家之徒。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短暂的演讲完毕,百家个个都按官阶大小、身份高低,在台下瞬间排整齐。 他们齐声高呼:“强我少年,兴我大秦。” ………………… 韩国,阳翟。 韩王成正在接见田臧派来的部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