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92章 老弱病残上战场-《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第(2/3)页

    一听这话,魏豹顿时就不乐意了。

    大声质问:“你说寡人不顾大局?”

    “你还尊称项籍小儿为王?”

    “寡人看你分明是想借机转投阵营!”

    朝臣颤巍巍跪下,解释道:“大王冤枉啊!”

    “臣真心为大王出谋划策,绝非想投靠项籍。”

    魏豹喝道:“少废话,纳命来!”

    话音刚落,魏豹手中的剑就抛了出去。

    剑刃如闪电一般,没入朝臣的胸膛。

    其他朝臣眼睁睁看着这位敢说真话的忠臣死于剑下,也不敢再出言说什么。

    因为此时的魏豹,已经变得一头吃人的禽兽。

    自从秦军兵临白马之后,魏国上下就有很多人见势头不对,提前拖家带口转投了其他诸侯国。

    魏豹得知此事后,就开始整日疑神疑鬼,总觉得身边的人随时会背叛自己。

    这时,有个叫陆贾的官员,冒着生命危险提出谏言。

    “启禀大王,臣认为此人该杀,照他所说,就算出使楚国,项籍即便有匹敌秦军的本事,也不一定会出兵相援。”

    “何不如多派出几路使者,向其他诸侯国求援。”

    “如果大王担心臣等会借机转投阵营,那么大王也可以派魏氏族系作为使者。”

    陆贾说得胸有成竹,反倒让魏豹高看一眼。

    “爱卿所言极是,那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前来求援?”

    陆贾接着道:“依臣之见,秦军在灭赵之时,定然吸取了巨鹿之败的教训。”

    “所以从他们这次特地绕路进攻白马津的动机来看,秦军这是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截断其他诸侯前来救援的道路。”

    按照正常的流程,秦军应该是集中兵力,在攻城掠寨的路上稳打稳扎,一路平推到大梁城。

    殊不知,嬴长生竟然罕见般的把兵力分散出去,同时进行多线作战。

    这令魏豹感到出乎意外,心说嬴长生这小子打仗根本不走寻常路。

    数日之内,魏豹派出多路斥候,几乎是一个时辰一次汇报,不断探查秦军的最新动向。

    “报~”.

    “启禀大王,司马欣攻破枣庄之后,民兵镇守,相继又拿下阳武、曲塘等县。”

    “目前正率领三万秦军,不日便兵临大梁。”

    “报~”

    “济阳守将不敌英布被杀,济阳失守。”

    “秦将英布一路高歌猛进,诸县怯战不敢御敌,相继望风而降。”

    “目前英布已经占领户牗,正磨刀霍霍欲西进来犯。”

    “报~”

    “外黄被吕臣围城三日。”

    “陈留县尉率兵前去救援,不料兵败被斩,继而陈留县令开城投降。”

    “遂又雍丘、高阳、启封等县,相继投降。”

    “吕臣于启封休整两日之后,便会师北上,向大梁杀来。”

    魏豹表情凝重,翻看着一封接着一封的军报。

    终于他做出一个大胆决定。

    与其坐等三路秦军齐聚大梁,不如主动出击,先灭掉其中一路秦军。

    如此一来,秦军要想攻打大梁之时,战力定会大打折扣。

    这样就能给大梁争取更多时间,至少应该能挺到汉军前来支援。

    随后,魏豹就开始点兵点将。

    可是他却在这件事上碰到世纪大难题。

    原因是整座大梁城竟然凑不出十万兵力。

    魏国由于土地面积狭小,本身人口就有限。

    军队总人数还不到二十万。

    白马津一战,有接近八万士兵投降秦军。

    除了大梁守军,其余的兵力都分散在各地镇守。

    按照魏豹的想法,要想击败任何一路秦军,自身兵力必须超过对方一倍。

    如果要想歼灭对方,那么魏豹手上最少需要对方两倍的兵力。

    思来想去,魏豹最终又做了一个天怒人怨的决定。

    “传寡人命令。”

    “全城抓捕壮丁。”

    “无论是身长超过车轮的小儿郎,还是能走得动的白须老儿,必须拿起武器随寡人出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