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世安拱手恭敬道:“尚无书名,恳请官家赐名!” 官家闻言笑了笑,给一部注定名垂青史、光耀古今的史诗巨著取名,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官家思虑片刻后,郑重道:“此书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立意深远,发人深省!朕认为此书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就叫《资治通鉴》吧!” “资治通鉴,妙,妙啊,实在是太妙了!”大宗正一脸敬仰,对官家的仰慕仿佛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此名的确甚妙,谢官家赐名!”赵世安心中感叹,兜兜转转一圈又回来了,看来这个世界的仁宗和前世的神宗都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哈哈哈...”官家开怀大笑,他自己也觉得这书名取得甚妙,堪称神来之笔! 高兴过后,官家看向赵世安的眼神更慈祥了,笑道:“世安,朕在十几年前就下了诏令,鼓励宗室子弟编著书籍,迄今为止,已经有八名宗室因为著书有功获得了朕的褒赏!” “在你之前,最出色的当属赵叔韶,朕对他予以超擢,授予了他‘进士出身’,让他成为了国朝第一位进士出身的宗室!” “在朕看来,你的才能远胜赵叔韶,所以朕想授予你‘进士及第’的头衔,以做褒赏!” (PS:大宋的进士分为五甲,第一甲、第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甲为“进士出身”,第四甲、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赵世安先是一愣,然后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之色,随后是喜悦,再然后是犹豫和纠结,最后才如梦初醒般站了起来,恭声谢恩道:“官家,臣谢官家厚爱!” 说完,他欲言又止,几次张嘴却又按捺了下去,好似难以启齿。 “呵呵呵...”官家见赵世安这副模样,笑了笑,温声道:“世安,这里都是自家人,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赵世安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朗声道:“官家恩重,臣受宠若惊,感激涕零!但臣写这本书的初衷,并不是作为进身之阶,而是单纯的兴趣所致!” “官家,如果可以,臣想换一个赏赐,臣想获得一个机会,一个参加嘉祐二年礼部省试的机会!” 他的声音越说越硬气,腰杆也挺得越来越笔直,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赵家子弟不弱于人的气势! “咳咳咳...”官家还没开口,大宗正就剧烈咳嗽起来,一个劲儿地给赵世安使眼色。 要知道,书写得好,跟能不能考中进士,完全是两码事。要是考不上,可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