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发酵与意外-《从迎娶知否盛明兰开始的综影人生》


    第(2/3)页

    顾廷烨仰慕杨无端才华,十二岁那年在书房练字时发了一句牢骚,被他的“好大哥”顾廷煜记在了心里。

    顾廷煜自幼体弱多病,十分忌惮同父异母的顾廷烨,所以最近把这件事儿传了出去,要坏了顾廷烨的科举之路。

    这件事儿怕是已经传到官家的耳朵里了,依照原故事线,顾廷烨肯定是中不了的。

    赵世安没有出手干预的想法,一是他没有什么好办法,二是他想让顾廷烨吃个惨痛的教训,将来好收服他。

    ...

    时间一天一天地往前过着,随着春节越来越近,汴京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与此同时,汴京的文坛之中也刮起了由《资治通鉴》引起的旋风。

    由于《资治通鉴》的字数太多,国子监下辖的刊印书局只完成了周纪篇(五篇文章)和秦纪篇(三篇文章)的活字印刷排版,所以便先行刊印了这两大篇,足足刊印了上千册,当天就被分发了下去。

    现在的汴京之中除了大量的文官,还有六千五百多名待考的举子,所以很快就引起了轰动。

    那些眼尖的书商们眼见有利可图,便大肆刊印起来,这年头可没有知识版权这一说。

    短短几天便卖出了三万册,赵世安也因此名声大噪,送往随园的拜帖和请帖得用马车装,赵世安压根参加不过来,统统以备考省试婉拒了。

    那些见过赵世安手稿的重臣,也透露了赵世安那惊才绝艳的书法,所以上门重金求字的也不少,不过都被赵世安婉拒了。

    但也有神通广大的,买通了随园的仆役,从赵世安书房的废纸堆里弄出了赵世安的真迹,“赵体”书法一经亮相,便引起了莫大轰动。

    之后,国子监祭酒上门请赵世安给国子监的学子们写上几句话,赵世安推脱不过,把张载的“横渠四句”搬了出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然后祭酒大人如获至宝地走了,再然后他还没捂热乎,这幅字就被宫中的官家给截走了!

    官家看完后,说了“善,善,善,大善”五个字,然后亲笔御题抄了一遍,把手抄版送去了国子监,赵世安的手稿留在了宫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