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社交能力太强了! 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和东宫所有太监宫女打成一片。 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 牛逼! 立人设的效果是显著的,包括朱元璋,所有人对朱允熥的好感度不断+1。 可惜都是,朱允熥几乎没有机会和朱元璋搭上讪。 自从废除了丞相制度,原本就勤政的老朱每天更加忙碌。 据史书记载,从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 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即便如此忙碌,朱元璋也时常抽空到仁智殿看望阿标。 时间很短,而且全程沉默不语,总是一副杀人的模样。 太子朱标死后,老朱几乎每天都在盘算着杀人。 这种情况,朱允熥哪里敢跟他说话? 连朱允炆都避而远之,在一旁装孙子。 好不容易折腾了二十七天,朱允熥走出仁智殿,开启美好未来。 这一日,阳光明媚。 阴天数日,终于放晴。 相比后世的重重雾霾,明朝的空气质量那叫一个绝! 新鲜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令人陶醉,忍不住放肆呼吸。 没有电脑手机等娱乐设施,也没有报纸了解外面的社会动态。 朱允熥的业余生活十分匮乏。 不是在仁智殿跪着,就是去膳堂干饭,至于在哪睡觉,全看局面。 起初的几天日子,颇为难熬。 现在习惯了倒也轻松。 春和宫,膳堂。 朱允熥看到了太子妃吕氏。 吕氏三十余岁,模样俊俏,此时端坐着那,神情带着一丝妩媚,惹人怜惜的样子。 特别是穿着一身孝,流露出少妇的别样韵味。 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女要俏,一身孝。 咦......我为什么会想到某些影视里奇奇怪怪的剧情? 朱允熥甩了甩脑袋,上前恭敬行礼:“见过母妃。” 二十一世纪你可以在后妈面前耍脾气。 但是在封建王朝,尤其是最重礼法孝道的皇家。 对长辈无礼是最低级的作死方式。 若此时朱允熥冲吕氏翻白眼撂脸子,只怕当晚就传到老朱耳里,接着让宗人府责罚,背个不孝之名。 如今的吕氏不再是当初下贱的妾室了。 而是真正的太子妃! 她不仅是太子朱标册封的,也代表老朱的意思。 “允熥,坐下用膳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