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那些军户都是心甘情愿把军田卖给他们的?” 屋内,几人还在聊天。 他们聊了半个时辰,知道老军户名叫刘一峰。 经朱允熥刻意引导,终于聊到军田。 刘老汉道:“不情愿能怎样?他们是上司,是权贵!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这个道理我等小民还是懂的。” 他说的无不道理,更别说他们是经历过元末战乱的人。 代王朱桂不解:“军田是朝廷的,你们卖了军田,还怎么给朝廷纳粮?怎么养活一家老小?” 屯田的军户,还得每年缴纳粮食。 军屯收入是大明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洪武年间是军屯的鼎盛时期,洪武二十一年统计,全国军屯共交税粮五百多万石。 往后是一年不如一年,到了明末,只剩下一半。 “军田是朝廷的,也可以不是,方法多的是。” 刘老汉说的很谨慎。 “怎么把军田变成不是朝廷的?”代王朱桂还是不明白。 刘老汉本不想说的,奈何朱允熥掏了二两银子...... “朝廷赏赐所有勋贵公田,那是不用交税的,把军田并入公田,自然不用给朝廷纳粮。” 见他们脸色难看,刘老汉感觉这几位不是简单人物,忙补充道:“其实我们军户生活的还好。” 军户每月有朝廷的补贴,刘老汉是步军总旗,月支米一石五斗。 小旗是一石二斗,马军待遇好,月支米二石。 只是守城的兵才如数给,屯田的军户只有一半。 而且军户卖了地,还种着以往的地,只是身份由主人变成了佃户,给权贵种地。 虽然不富足,也不至于被饿死。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声大吼:“人呢!全都出来!” 刘老汉闻声一怔。 屋外,一支人马将刘老汉的宅院团团围住。 他们摆开阵势,四周层层叠叠站满了手举火把执着刀枪的官兵。 刘老汉迎上去,作揖首礼:“李千户,您这是?” 他认得,为首的是洪塘守御千户所的千户李大人。 “千户所军事重地,谁让你私自留人的?” 城内才算重地吧,我们这村舍,算什么重地? 刘老汉笑了笑,答道:“只是夜宿一晚,都是乡里乡亲的,帮衬一下而已,您不必生气。” 朱允熥一行人操着凤阳口音,所以老汉以为是当地人。 说着,刘老汉上前塞了二两碎银子:“看在老朽薄面上......” “滚!” 马鞭抽来,李千户打落银子,凶神恶煞般喝道:“你有个屁的面子,狗娘养的东西,明明是私藏外乡人,还敢狡辩贿赂!” “来人,将他一家全部带走!” 一群官兵上前,将刘老汉拿下,连他的一儿一女,也被抓住。 听到外面动静,朱允熥等人纷纷出屋。 十几個锦衣卫将三位亲王护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