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孝孺自豪的回答,自己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好,那你就去惠王府当个教授,教导惠王吧。” 王府教授? 方孝孺目光一滞。 王府教授只是个从九品小吏,相比从五品的侍讲学士,差太多了! 比起十年前,朱皇帝那种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模样,好像不在了......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道:“诸王过年后就去封地就藩,大本堂也将暂时关闭。” 我一来就关? 方孝孺道:“臣领旨,谢陛下恩典!” 来时的自信满满,瞬间拉胯。 方孝孺没想到,时隔十年,朱皇都居然还不重用他。 连个王府长史都不给! 事后一打听,原来惠王府长史一职,被好友黄子澄得了! 黄子澄由翰林院侍讲学士,调任惠王府左长史一职,升为正五品。 “也罢,好歹与黄子澄共事,一起辅佐惠王殿下。” 方孝孺心想,只要将惠王扶上帝位,自己将来就是帝师! 明年诸王即将就藩,学业转到各自封地。 每个王府里都有教授,专门教导藩王学业。 为此,大本堂里进行毕业考试。 类似于科举考试的卷子,一共十题。 明初还没有形成八股文,诏定的科举法应试文仿宋朝的“经义”。 将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 直到成化年间,经多名大臣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 这次大本堂会试,朱允炆答对十题满分,朱允熥答对九题。 其余藩王以七题和八题居多。 岷王朱楩答对了六题,喜不自禁。 这是他上学以来最好的成绩。 正当朱楩沾沾自喜的时候,朱允炆却笑了。 他看着朱楩,一脸自得道:“你能答对六题,是你只能答对六题,而我答对十题,因为卷子只有十题。” 朱允炆双手抱胸,一脸学霸的傲然神色,不知道什么叫对手。 太嚣张了! “砰!” 岷王朱楩飞起就是一脚,将朱允炆踹翻在地,并狠狠踹了三脚。 “呜呜呜......”朱允炆双手抱头,被打的不敢还手。 被叔叔打,他打又打不过,只能蹲在地上痛哭流涕。 朱楩看着他,恶狠狠地道:“俺踹你三脚,是因为伱只能承受三脚,而不是我只能踢你三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