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户部大堂。 户部尚书赵勉手中捏着一份条陈:“正一品官员的俸禄每月才支米八十七石,一年才一千余石?” 二品就更别说了。 按照二十一世纪一石米大约是一百五十五市斤,一斤米值两元钱算,一品大员年薪大概是三十二万元。 再看县令的,俸禄只有一品的十二分之一。 “这是谁提议的?” 户科给事中说道:“好像是吴王府的教授解缙,写了奏疏由吴王交予陛下,然后陛下就让我们户部商议可行性。” “解缙?” 赵勉愕然:“他怎么又回京师了?” 先前上书《太平十策》,这次又奏《醒贪简要录》。 里面详细记载了制定官吏工资标准的理论依据,也详细地计算官员所得的俸米。 如折合成稻谷是多少、按照平均亩产折算需要多少亩地、农民耕种这些地需要花费多少劳力等。 如县令一年的俸禄,需要七十多亩地、五个农民专门为之生产。 “官吏贪赃银六十两以上的斩首示众,剥皮揎草悬于官府案桌旁?” 看到此处,赵勉心一颤。 这么狠? 这哪是俸禄标准啊,明明是反腐教材! 赵勉想到自己手脚不干净,贪污的数量何止六十两,不免心中害怕,冷汗直冒。 “赵翁?” 赵勉醒过神来:“此法断不可行!” 面对户部几个堂官质疑的眼神,他解释道:“我等读书人做官是为国为民,哪有贪腐?解缙身为读书人却陈此奏疏,其心可诛!” “下官也这么认为,完全是无稽之谈!” 赵勉又道:“还有这条啊,百姓不分贵贱皆可直接到京城告发地方官吏的贪污罪行,地方官吏不准拦阻?” “若人人都能告官,岂不是乱套了?” 朝廷制定法规可以,但不能损害我们的利益! 这是大多是官员的想法。 吴王搞这么一出,明显是在针对我们! 毕竟地方主官,可都是文官! 把大家俸禄定这么少,有几个耐得住寂寞不贪的? 这一贪污,就授人以柄,人头不保。 反贪,自古以来是清除政敌的最佳手段。 吴王歹毒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