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惠王府拿人,还是在惠王的诞辰上。 这不是现场打脸? 朱允炆的脸色格外阴沉。 李彬掏出腰牌:“卫芩与周骥密谋,散布吴王的谣言,锦衣卫奉命捉拿!” 朱允熥视而不见,招呼李彬:“带走!” “慢着!” 从角落跳出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怒斥朱允熥:“吴王殿下,您这般不尊兄长,成何体统?” “这货是谁?” 不仅朱允熥好奇,就是朱允炆等人也在好奇。 “此人名为杨士奇。” “官居何职?” 有人回道:“惠王府正九品典乐。” 众人一惊,一个个小小典乐竟敢怒斥吴王,是個人才啊! 几十道目光汇聚在杨士奇身上。 朱允炆呵斥道:“住嘴,吴王也是你能评价的?” 出于对杨士奇的保护,又在众官面前立牌坊,朱允炆这波演技拉满。 朱允熥表现的十分大度,手一招:“走了。” 看着吴王府一众离去,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大声斥责吴王如何如何。 先前朱允熥在时,他们可是老实的紧。 不过很多人在议论杨士奇。 吏部尚书詹徽笑道:“这年轻人言语犀利,有当御史的潜力。” 有人提醒道:“杨士奇未参加过科举。” 没科举过?小事! 詹徽抚须而笑。 他堂堂吏部尚书,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安排一个敢于说话的青年才俊到都察院,会有困难? 户部尚书赵勉也看好,道:“杨士奇之才,可当户部给事中。” 给事中,洪武二十四年刚设置的,正九品,后来才改为正七品。 给事中可监察六部,纠弹官吏,也属于言官。 两位尚书看好杨士奇,无非是觉得这小子敢说话,能喷人,是工具人的最佳人选! 詹徽道:“赵部堂,你可不能跟老夫抢人啊!” 赵勉立马抱拳:“既然詹翁爱才,赵某只能割爱了。” 吏部掌管天下官员考核、选拔、任免,吏部尚书又被称为天官。 此时詹徽的地位,不仅是吏部尚书,又是督察员的一把手,是名副其实的文官之首。 “嗯。” 詹徽微微点头,毫不客气。 他甚至开始幻想,杨士奇进了都察院,会像一门小钢炮,逮谁就弹劾! ...... 吴王府。 解缙不爽了:“不知那杨士奇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文盲?卑职真想教训他一顿!” 长史李志刚提醒:“他也是江西人,说起来算是你半个老乡。” “与那黄子澄一样,老乡背后捅一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