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允炆也是有准备的,其实他早就看拥兵自重的叔叔们不爽了。 当着皇爷爷和满朝大臣的面,却不能吐槽藩王们,得大度! “孙儿以为,首先用德来争取叔叔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朱允炆顿了下,继续道:“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或是改其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朱元璋听了,细细一琢磨。 这孙子有点东西!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再削其地,或变置封地,其甚则举兵伐之。 朱允炆列出的方法听起来确实能够解决藩王不轨的隐忧。 朱允熥撇撇嘴,你小子说的好听,历史上你也是这样忽悠老朱的,结果你当皇帝后。 说好的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可伱建文帝实际操作却是直接拿人流放! 连普通的帝王手段和格局都没有! 绝不能让朱允炆这小子装逼成功! 朱允熥开口道:“惠王说的在理,可忽略了一個关键因素!” “什么因素?” 众人看向他,连老朱也来了兴趣。 朱允熥道:“能力!” 他大声问:“一个能力不足的皇帝,拿什么削藩?又拿什么拔刀相向?” “汉景帝削藩,那是人家有能力,惠王,你有那能力削藩吗?” 面对朱允熥的质问,朱允炆大惊。 怎么变成我削藩了? 我刚才回答的只是假设! 现在把削藩这大帽子扣我脑袋上,这让藩王们知道,岂能放过我? “吴王,你别乱说,我何时说过削藩了?” “没有吗?那拔刀相向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 “行了!”朱元璋问:“吴王,说说你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叔叔们?” 朱允熥道:“回陛下的话,孙儿与诸位叔叔本就是一家,自然会善待他们。” 朱元璋又问:“若你的叔叔中有人不安分呢?” 朱允熥正色道:“假如有叔叔受奸臣蛊惑,行不法之事,孙儿会按照爷爷的处置方式,诛杀其长史,重新委派有德之人,辅相规讽以匡王失。” 王府长史,本来就是顶罪包,第一责任人。 藩王不轨,长史必然是第一知道,他不规劝,或者不上报,那就是同流合污,杀了不亏。 虽然朱允熥的办法实际作用不大,但说的好听。 对护短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好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