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允炆激动的手舞足蹈。 “这里有赵尚书的亲笔信,您看看!” “什么时候到?” “半月之内!” “好好好!” 朱允炆大喜,老赵真给力啊!不愧是户部尚书! 早在一个月前,三考出来后,各方势力已经在准备了。 赵勉等人志在必得,更是利用过年一个月时间,各种提前筹钱。 方孝孺笑道:“咱们随便再筹个二十万两,等江南的银船一到,就能回京交差了!” 江南富豪们和士大夫们左右舆论的能力还是很强大的! 想来吴王在苏州,寸步难行啊! ...... 苏州府。 从周庄回到承天寺,朱允熥已开始着手整活。 他召来纪纲,打探沈家的情况,以及苏州知府的黑料。 自己一个亲王,去收拾一伙官商,朱允熥本来不想办的,认为太掉价。 奈何这群货认不清自己的斤两,胆敢摆脸子! 必须好好收拾,让他们知道大小王! “殿下,沈家好办,一介商人而已,随便都能给他安个十七八条罪状。” 纪纲说道:“这苏州知府有点东西,藏的很深,没有什么把柄露出来。” 没有把柄? 朱允熥皱眉:“圣人吗?一点把柄没有?” “是卑职准备的不充足。”纪纲俯首认错。 “说说苏州知府近日在忙些什么。” 纪纲回道:“他儿子准备结婚,与当地士绅吴家联姻。” 儿子结婚....... 朱允熥若有所思,问:“酒宴在哪设的?” “好像还没定下。” “去查!越仔细越好!”朱允熥某种精光闪烁,已然有了对策。 苏州府、应天府等江浙一带,乃是富庶之地,吃喝之风渐盛。 节俭成性的朱元璋早有严旨,打击这股歪风邪气。 无论是治贪还是禁吃喝之风,江浙地区都是治理之重点,平时就有朝廷所差的锦衣卫暗中查访。 朱允熥在算计苏州知府之时,张知府也在纠结。 府衙。 张落平时谨小慎微,不敢马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