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此大规模的上书皇帝,有结党营私之嫌。 詹徽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但他已经顾不上了。 可惜詹徽所做的这些努力,身在诏狱的夏长文看不到。 有纪纲亲自作陪伺候,夏长文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天天吃大餐。 很快他就挺不住了,稀稀拉拉的交代。 他是大理寺卿,是懂刑的。 知道只要是被抓进诏狱,总得交代点什么。 不然他们会一直用刑折磨。 折磨完了还得交代。 锦衣卫的审讯,比刑部和大理寺更加专业。 夏长文深知自己的下场会很凄惨。 既然如此,何必遭罪呢? 千百年来,各行各业都有天才横空出世。 纪纲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才华是在审讯整人上,天生的酷吏! 饶是锦衣卫历经胡惟庸案的洗礼,审讯过众多官员和勋贵,已经足够专业了。 但纪纲的出现,让锦衣卫诏狱焕然一新。 他花了很长时间,看完了诏狱内的各种卷宗,作出了诸多总结。 尤其是对刑讯的发明。 堪称一绝! 连诏狱中工作十年的老锦衣卫,都自叹不如! 私下说纪纲这小子,不得了! 以前锦衣卫用刑,动不动会把犯人给不小心弄死了,造成工作失误。 纪纲出现后,不仅优化了刑讯工作。 还严格培训用刑的锦衣卫。 剥皮实操是个技术活,鲜有人能施展此门手艺。 但在纪纲的培训下,锦衣卫很快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人。 本着对工作的热情,有人甚至将剥好完成的一张人皮带回来,裱起来每天欣赏。 很快,锦衣卫对用刑火候的掌控,到了一定的程度! 对待犯人,他们仿佛在雕刻艺术品。 一时间,诏狱的艺术氛围浓郁! 在这种氛围下。 诏狱里受审的御医们麻烦了。 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锦衣卫里人才辈出。 不仅有善于刑讯的手艺人。 还有擅长自制毒药的生物学家。 他们每当研制出新毒,就会找犯人做实验。 懂得医药的太医们,成了他们首选目标。 “听闻尔等太医擅长医药,杜某不才,研制了一种毒药,你们谁愿意尝试解毒啊?” 一名锦衣卫总旗说道。 他叫杜旺,在江湖上有“毒王”之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