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市舶司。 主要职责是: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公验、公凭。 对准许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察看有无挟带金、银、铜钱、军器、马匹等违禁之物。 还有人口买卖,也是禁止的。 七大市舶司设立后。 朱允熥思来想去,决定更改其归属。 市舶司不再隶属当地布政司,改为直属詹事府。 相当于东宫直管! 之所以拿下市舶司,主要是收税。 明朝的市舶司,废了又开,开了又废。 说白了,朝廷收不到银子。 一年下来才几万两,够做什么的? 而宋元时期的市舶司,一年都能收上来上百万两银子,是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 朱允熥参考宋元市舶司制度。 船舶回港抵岸后,市舶司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夹带舶货。 将舶货抽分,也就是现场收税。 珍贵货品列为细货,十取二。 一般商品列为粗货,十五取二。 比如一艘商船从西洋运来一船香料,共一万斤,市舶司直接扣下两千斤。 剩下的八千斤商人可以运到全国各地自行售卖。 除了抽分,还得另征收舶税。 按照元朝时定的三十取一。 对于来大明贸易的外国商船,市舶司也要采取类似的管理办法。 如此一来,市舶司的收入将会很多。 这么做,是为了加强朝廷对海外贸易的控制。 进来什么东西,都得一清二楚。 将市舶司并入詹事府,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朱允熥要向老朱证明,搂银子本太孙最擅长! 您瞧好了就是! 京师,龙江造船厂。 皇太孙的仪仗至此。 龙江造船厂,隶属工部龙江提举司,专门造海运船及战船等。 向南十里路,还有个新江口造船厂,是大明最早的官办造船厂,隶属兵部管辖。 龙江造船厂,是洪武十五年左右才建的。 这一片,属济川卫防区,负责扼守京师水道。 济川卫的前身是新江口营,有水兵一万两千人,战船四百艘。 上自九江,下抵南通,凡盗贼及贩私盐者,悉令巡捕,兼以防倭。 龙江船厂的规模很大。 东抵护城河,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