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被富良江阻断,明军没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但每天小规模的战斗从未停过,多是试探性攻击富良江防线各段。 各种你来我往的拉锯战。 或是斥候间的渗透与反渗透。 这一日,岷王朱楩从前线回来,俘虏了一些安南兵。 “这帮孙子,弩箭与火器弹丸都用毒药浸泡过,沾之即死,损我七个兵!” 朱楩骂骂咧咧的抱怨,不时踹打缩头缩脑的安南兵。 原本他不拿小兵当人看,上次兵败出丑被朱允熥惩罚性教训后,低调了许多。 战争的残酷,让朱楩真正成长起来。 这也是朱允熥乐意看到的。 打下安南后,他希望有藩王坐镇,安定局面。 带朱楩出征,正是磨砺这小子。 “伤员可有及时送去救治?”朱允熥询问道。 朱楩点头:“除了七个当场没了,还余十几人受伤的都第一时间送去了战地医院。” 战地医院是朱允熥提出的。 在出征前,兵部从大明各地招收了数百個郎中,随军出征。 平均二百个士兵,配一个郎中。 在封建王朝,这是很难想象的。 明军中虽有随军医师,但数量少的可怜,一个卫所五千六百人,才配有三个医师。 朱允熥鉴于三百年前的宋越熙宁战争,知道明军南征将冒暑涉瘴,故而多配军医,建立战地医院。 被朱楩的俘虏的一众安南兵,仍在挨打。 古代战争中,没有什么俘虏保护法,俘虏挨打是最轻的处罚。 朱允熥看到了从安南兵那缴获的武器。 他们武器千奇百怪,大多是冷兵器,也有火器。 看向一支奇怪的火铳,朱允熥忽然问道:“安南有如此火器?” 这支火器很像明军卫所兵使用的神机铳。 外行人看不出,但朱允熥仔细端详了下,发现这支火器在神机铳的基础上,增加了木马子结构。 如此能提高了气密性,并使铳弹受力更加均匀。 除了这支火器,还有一种类似“飞枪”的大型火箭。 经过试用,朱允熥感觉这玩意实用度不是很高。 与后世印度的火箭有的一比,打出去不确定会飞到哪里。 不过即便这样,能在这个时代捣鼓出如此火箭,也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这火箭若是运用空气动力学稍加改造,将会成为真正的杀手锏! 显然,对方的物理差点意思。 据安南兵俘虏交代,说这些都是他们的卫王胡元澄发明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