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敌军来到五十步至一百步之间时,便以急促的鼓声为号,最前面的将士们踊跃出击。 在战斗过程中,前、中、后三队的位置不断循环,厮杀与休整交替进行。 鸣金收兵的时候,前队迅速撤到后队的后面。而中、后二队不动,准备应付追兵。 三条阵线轮换作战,进可攻,退可守!能列出这样的阵列,非精兵强将不行。 明初的大明军队,正是这种精锐!明末时,郑成功的军队和李自成大顺军,也受到三叠阵思想的影响。 但他们始终无法真正摆出,更谈上不上熟练施展。明末很多大明武将,连基本的战阵旗号都不懂。 作战时领着家丁一拥而上,败了又乱哄哄的一泻千里,根本谈不上任何阵形。 高大的战车上,朱允熥开始鼓舞士气。环顾一众将士,他高声道:“三百年前,宋军止步于富良江,因伤亡惨重班师回朝。” “一百年前,元军又惨败于此,无功而返。”朱允熥目视四方,一撩身后大红披风:“今日我大明王师,饮马富良江,大破敌军九百里四江防线,何其壮哉!” “彩!”众将高呼一声。待现场安静下来,朱允熥喝道:“此战之后,再无敌人可阻我大军的步伐!” “接下来,我们将破升龙!入清化!灭安南,杀尽一切贼子!”明军将士们高呼:“破升龙!入清化!灭安南!” “破升龙!入清化!灭安南!”声浪由近到远,越来越响,仿佛巨浪拍向升龙城。 对面的安南将领们闻言面色大变。他们是听得懂汉语的。安南贵族,大多都会说汉语。 况且胡元澄的祖上就是中国人。他爹是篡位的胡季犁,老头子不仅熟读儒学,还会写诗,文化水平很高。 看书喇面对明军战阵,压给给到了安南卫王胡元澄那。稍作情绪调整,胡元澄猛的喝令:“禁卫军,迎战!”他决定拿出自己的王牌部队:皇城禁卫军! 四千人全员装备火铳!且都是改装后的神机铳。安南禁卫军又熟练操作沐英的三段击战术。 胡元澄自信,如此装备战术,在天下间已是最为先进,试问谁人能敌?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对面有挂逼!安南禁卫军摆好了迎敌的阵势,如同恃强凌弱的壮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