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寻死路-《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3/3)页

    如此一来,后勤补给无法跟上,给扩大战果带来极大困难,甚至生存下来都是问题。

    朱元璋冷冷看着他,齐泰夷然不惧,继续道:“征讨安南的战争会加重民困,尤其是广西与云南,为此会群盗并起。

    “民变一旦闹大,将会对朝廷造成重大打击!”齐泰等人洋洋自得,轮流上奏。

    朱元璋深锁眉头,被他们说的越发担心朱允熥的情况。安南战事到底如何了?

    为什么没有军报发来?难不成真遇到了大麻烦?各种念头纷至沓来,朱元璋一阵不安。

    “报!”正此时,殿外有人高呼。只见一个锦衣卫穿过层层护卫,疾步入殿,跪在殿门出高呼:“启禀陛下,安南大捷!大将军蓝玉用计攻克多邦重镇!斩敌三万级,俘虏四万!”听得安南消息,朱元璋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仅仅扶着龙椅,老脸上露出笑容:“好个蓝玉!”朝臣纷纷出言议论。

    “才打下多邦?”

    “打下多邦,下面就快了。”

    “是啊,安南最难啃的就是多邦。”这时,监察御史郑公智出列,厉声道:“南征大军进展如此缓慢,恐遇到极大困难!”他依然主张退兵。

    只要能打击皇太孙,其他不重要。

    “报!安南大捷!皇太孙亲临阵前,我军于富良江大捷,斩敌两万八千余级,阵斩安南大将军邓宗稷!”不一会儿,又一个捷报传来。

    “报!安南大捷!”

    “皇太孙攻克安南东都升龙,俘虏安南大王子!”

    “报!咸子关不战而降!皇太孙统军入关!”

    “报!皇太孙入主安南都城清化,活捉逆贼胡季犁父子!”捷报一个个的送来,由锦衣卫依次上奏,如同断网的邮箱,联网后一股脑的收到邮件。

    其实,朱允熥此前压根就没写战报。通常战报都是发给兵部的,再由兵部挑写上报皇帝。

    朱允熥觉得自己堂堂皇太孙,岂能向兵部汇报?所以就没写。他即便上报,战报也是绕过兵部,由锦衣卫直接报上金殿!

    而且朱允熥担心老朱身体不好,想让他多休息。于是决定将军报一起打包发往京师。

    得知京师状况后,朱允熥为了增加节目效果,特意让锦衣卫一个个汇报,才造成了眼下场面。

    捷报频频传来,满殿的文武大臣们,个个都不由自主看向殿外。兵部尚书齐泰等人,呆呆着看,满脸不可置信。

    啷的一声,黄子澄手中的笏板落在地上,险些摔碎,他仍不自知。方孝孺、郑公智等人一惊,一个个脸色难看。

    被当场打脸,任谁都不好受。

    “报!王师攻克安南全境!皇太孙奏请班师回朝!”最后,马不停蹄返回京师的纪纲,亲自上殿将捷报呈上。

    这道捷报,是朱允熥亲笔所写,详细说明了安南目前的状况,以及自己的看法。

    如让岷王朱楩就藩安南的想法。原本萎靡不振的朱元璋,顿时来了精神。

    他认真将捷报一字字看完,说道:“准!皇太孙即刻班师回朝!”朱元璋没想到,这孙子竟如此能折腾。

    原以为遇到了麻烦,结果玩了一波速战速决!放下捷报,朱元璋忽然目光如电,投向百官中。

    “郑公智背国惑众,扰乱军心,锦衣卫,将他拖出去,杖毙!”你说皇太孙不行,征南困难重重,结果现在打下了全境。

    现在不光是打脸的问题,还得追责!自朱允熥革新都察院后,御史们再也不能风闻奏事,胡乱嘴炮,还得要为自己的发言负责的。

    原本这样规定朱元璋是不赞同的,怎么能限制御史说话呢?此时看来,很有必要!

    起码会让皇帝有借口杀御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