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随黄叶舞秋风-《宫道》
第(1/3)页
畅春园,惠、宜、荣、德四妃分别端坐在四把紫檀西洋花纹扶手椅上,接受着众女朝拜。
惠妃笑得说:“今日来得齐,宜妃妹妹身子可好些了?小福全,将炭炉往宜妃那边挪挪!”
“多谢惠姐姐关心,妹妹身子渐好,只是这喘症是天生的,这辈子怕是都如此了。”宜妃徐徐说话,雪白的脸上便泛起一阵潮红。
惠妃忙示意让她少说话,荣妃斜觑惠、宜二妃一眼,俯耳汀兰几句。
汀兰会意后,朗声说:“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今日虽无青松冠岩,却有芳菊秀姿。领荣妃娘娘谕,命各位福晋、小姐以菊花为题,诗词歌赋皆可,旨在表达菊花的美态和气节。”说罢,太监小魏子端来一只香炉,炉里燃着一直长长的线香,而右边长廊下,已摆到了笔墨纸砚。
念语私下扯着亦蕊的袖子,悄声说:“看来四位娘娘是要考考众女的才情。听说八阿哥福晋郭络罗。庄敏,擅长书法,不知道会不会独领风骚呢!”
亦蕊悄声嘱咐着:“女子无材便是德,切莫好胜,量力而行。”
念语抿嘴一笑,轻轻捏了捏亦蕊的手。
亦蕊提笔,远远望了一眼四妃,很明显惠妃(大阿哥生母、八阿哥养母)与宜妃(九、十一阿哥生母)显出从未有的亲热,嘘寒问暖、寒喧不停。荣妃(太子养母、三阿哥生母)像只骄傲的孔雀,自顾自的茗茶,让奴才将最美丽的花搬到自己面前。德妃(四阿哥、十四阿哥生母、十三阿哥养母)一副谦卑模样,坐在荣妃身侧,偶尔微笑地应上几声。
真是有趣的“赏花”啊!
身边的各位福晋都已提笔了,亦蕊思忖了一下,提笔疾书。一柱香烧尽,四妃款款走到长廊下,欣赏书画。
九阿哥福晋题道:“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作者按:出自唐?吴履垒《菊花》)
宜妃笑道:“姐姐,这黄金裙、白玉肤,说的不是你吗?”经她怎么一说,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到惠妃身上,一袭杏黄万字牡丹纹绢裙,衬得她高贵典雅,明媚动人。惠妃欣然接受众人敬仰的目光,回头夸九阿哥福晋道:“不错,不错!赏!”
又看了几幅字,各女均得赏赐,却无人胜过九阿哥福晋。此时,四妃的目光,被一幅仕女图吸引,寥寥几笔,却描出一个窈窕女子的背影。荣妃问道:“此画出自何人之手?”
一个清丽的身影端庄行礼道:“小女年立言,家父是湖广巡抚年遐龄。”亦蕊定睛一看,真是女大十八变,七八年的光阴,立言稚气全脱,大方得体,姿丽绚人。
只听荣妃好奇地问:“画中女子是何人?与菊花何关?”
年立言道:“小女画的是宋代才女朱淑贞。”
荣妃“嗯”一声:“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作者按:出自宋·朱淑贞《菊花》)
年立言笑道:“荣妃娘娘博学,正是此诗。小女最爱最后两句。”
“嗯!确是好句。”荣妃娘娘上下打量着立言,一对温顺的眸子里却时不时闪过桀骜不驯的光芒。朱淑贞才貌双全,却由于父母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俗人,丈夫流念妓院、一事无成,她婚姻失意,写下此诗,告诉后人,其嫁给庸夫俗子还不如独守空闺。当然,皇嗣无庸夫,但是否有俗子呢?这年立言要嫁的,又否是?荣妃心里不由嘀咕,马上又到三年一次的选秀了,若是如此丽人被选,恐怕……只怕惠、宜、德三妃都起了这等心思,难得默契地地互视一眼,向前走去。可怜立言,别出心裁,却连个赏都没有。人心难测啊!
又看了几个,都是些平平常常的诗句。走到八阿哥福晋郭络罗。庄敏面前,一手簪花小楷,灵气逼人。庄敏誊写的是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