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稚童千叟齐贺寿-《宫道》
第(2/3)页
只听“呯呯”两声,满天花雨之中,宸宛如仙子般凌空而降,惊艳夺人,千人之宴顿时寂静一片,随之而来的如山雷般的喝彩声。台上四周猛得喷起冷焰火来,如无数银花灿星围绕着舞者,玉般素手婉转流连,裙裾飘风,流光飞舞。舞衣的金丝银线,配上耀目的光芒,即使在白天里,也是闪动着美丽的七彩光芒。突然,鞭炮声大作,只见台上慢慢浮上了一个硕大的寿桃,宸宛与瑶夕一左一右带领舞者们围到寿桃边上,恭身唱道:“九天玄女齐贺寿,愿大清国运亨通,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掌声四起,“劈啪”一声,寿桃从中裂开,走出一个仅穿红肚兜、扎了两个小辫的男童,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寿桃,遮了自己的大半个头。那男童笑嘻嘻地看着四周,蓦地发现康熙与众不同的明黄大桌,便伏地行礼,冲着康熙笑着。
“哈哈,这是谁家的孩子,有趣有趣!”康熙注意到天真无邪的眼神,直溜溜地盯着他,多少年来,哪怕是他的亲生孩子,见到皇阿玛是先畏后恭,难得见亲热的骨肉亲情,也能从中找到利害关系。
胤禛自表演开始就守在康熙身边,见到他赏誉,便回道:“禀皇阿玛,这是儿臣的四子,元寿,年方三岁(作者按,弘历是康熙五十年出生的,按周岁差不多是一岁半,但古人说年龄是按虚岁,所以是三岁。)。”
康熙意味深长地说:“是吗?老四,你挺会教孩子的!”
这句不冷不热的话在胤禛耳里,如同炸雷,他不摸不清康熙是喜是怒,感觉自己背心直冒冷汗。胤禛按原计划说:“儿臣知皇阿玛不喜铺张浪费,便让府中妻妾准备了此场歌舞表演,以祝皇阿玛万寿无疆,吾大清国泰民安!”
康熙默默地饮了杯酒,道:“九功,回头让众位阿哥都学着点老四,朕活了大半辈子,奇珍瑰宝不比他们见得多。别花心费放在那些败民脂民膏的东西上,用心思准备的,朕高兴!老四啊,做得好!”康熙对所有诞寿仪式一向从简,不倡奢华,但八阿哥一党似乎始终没能摸到康熙的脾性,为表忠心,岁岁都呈上价值万金之礼。康熙虽笑吟吟地收下,背地里却展开了对八阿哥一党贪赃枉法的调查。
胤禛没想到,以为仅博康熙一笑的歌舞,居然会得如此高的赞誉,忙跪下谢恩。此时,亦蕊带着瑶夕、宸宛、元寿上前贺寿。
元寿率先奶声奶气地说:“元寿给皇爷爷请安!”众人纷纷行礼,礼罢,却发现元寿不安份地向康熙边上走去,大眼睛圆溜溜地盯着他。
康熙笑着说:“你叫元寿对吗?为何一直看朕?”
元寿见他和蔼可亲,连最后一丝的不适都消失了,笑着便往康熙身上爬去。梁九功忙拦道:“使不得啊!快下来!”胤禛上前欲将元寿抱下,谁料,康熙说:“慢!”接着他又转向对元寿说,“孩子,你想坐上来?”
元寿点点头,眼里透着童真的清亮。梁九功打趣道:“小阿哥,不但不怕生,奴才看着似乎与皇上您特别熟络呢!”
康熙眉目带笑,站起身,索性将元寿抱在怀里,皱眉道:“春寒未暧,怎么穿得这样少?快拿朕的披风来!”
元寿从康熙怀中钻出,不客气地抓起桌上的点心往嘴里塞。亦蕊一福,说:“小阿哥恐是饿了,不如让儿臣带下去……”
“不必了,朕已过半百,也该享享这含饴弄孙的滋味了!”康熙笑着对下桌的耆老说,“张老,您家中有几位孙子?”
胤禛忙上前搀扶张老,他答道:“回皇上话,老朽今年七十九,孙子早已生子,现在连曾孙、玄孙都有啦!”
康熙幽默地说:“那不是孙子也做了爷爷?”
张老回道:“谁说不是呢?不怕皇上笑话,那日老朽在村里散步,眼见前面有一老人手持重物,走得颤颤悠悠,眼见摔倒!虽都是一大把年纪了,也不能不上前扶一把不是,扶他到家,方才知道,原来他是当年我抱在怀里的光屁股小孙子!”
此言一出,满堂皆乐,康熙笑了一阵,停了下来,神色凝重地说:“是啊!朕有儿孙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也认不全啊!唉……”
张老虽年纪大了,反应却不迟钝,说:“这证明皇上您儿孙满堂不是?咱们有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嫁衣。皇上,您别多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