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单-《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3)页
    一单就收入了近3000万元,照这种情况,全年苜禾单是牧草的销售额就要破亿了!
    按理来说,这种销售大单本该很振奋人心。
    但小鬼子的三不行说法和临时降价的行为却在苜禾内部传开了来。
    “种子不行,管理水平不行,牧草产品不行。”
    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个刺激,时不时有人在公司谈天论地,也有人扯上了余小川。
    闲言碎语的,认为其不该在日商面前松口。
    余小川毫不在意,倒是很期待老板对他说的话。
    “苜禾1号种子收获后,测试一下干草的营养成份含量。”
    ……
    两个多月后。
    苜禾开始今年收割的第三茬牧草,熊泽征树挥舞着钞票又来了。
    但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感到诧异。
    只见原本广袤无际的紫苜蓿草场被贴着根部刈割了,只留下了极浅的茬口。
    牧草晾晒收拢完成的区域也有大型的农机在翻耕土地。
    “这是要更新草场?”
    余小川说道:“是的,2万亩苜禾1号新种子刚完成了收获,计划在天气变冷前就播种下去。”
    熊泽征树疑惑的问道:“草场不是才两年吗?成本应该都还没收回来吧!”
    “那不重要。”
    余小川笑了笑,没有解释这里曾经是盐碱滩。
    而是拿着实验室提供的的苜禾1号干草营养成份含量表,扬眉吐气的递了过去。
    熊泽征树皱着眉头看了起来。
    蛋白质含量稳定在19%-20%左右,其它物质含量也妥妥的达到了一级干草的标准!
    “牧草品质提升了?不应该啊,头茬的品质才是最好的。”
    余小川说道:“这是苜禾1号结种后的干草。”
    熊泽征树想了会儿,才想起两个月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牧草。
    但神色更加的难以置信,惊呼道:“不可能,结种后的紫苜蓿蛋白质含量不可能有这么高!”
    “没什么不可能的,你们的种子不行,不代表华夏的育种家也不行。”
    郭阳针锋相对的声音远远传来。
    在其身边,翁立新,苏国洲和周博士等一行人也都跟了过来。
    听到郭阳一语双关的话。
    翁立新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苏国洲教授则是板着个脸。
    周博士却更关注这里的变化,暗自心惊,曾经的盐碱荒滩模样大变!
    一路过来,才翻耕出来的土地上还能看到盐碱的痕迹。
    但来到这片苜禾1号草场后,仿佛置身于天然的大草原,让他一度以为走错了片场。
    但勘察报告是他写的,地理坐标位置老熟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