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此一时彼一时-《重振皇明从天启开始》
第(3/3)页
福王跟光海君一样,也是非嫡非长,而东林党支持身为长子的泰昌帝,礼部便自然不会同意在藩邦首开立庶次子为继承人的坏头。
于是光海君在铲除所有王位威胁者,成功得到册封继位之后,对大明可谓是怀恨于心,乃至努尔哈赤自辽东起兵之后,光海君便不再事事尊奉大明,而是使朝鲜转向“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交政策。
即一方面维持大明的宗藩关系,绝不叛明,另一方面却与后金眉来眼去,接济物资,力求和好,以避免后金东侵朝鲜,在战争上不为犄角抗金积极出力,反而纵容缓靖后金对辽东的侵略。
万历四十六年时,明廷要求朝鲜出兵助剿努尔哈赤,光海君一面派姜弘立领兵一万多人援助大明,一面暗中下密旨要求姜弘立不战而降,同时将出兵的消息泄露给来会宁交易的女真商人,又派翻译官河瑞国面见努尔哈赤表达诚意。
后金因此得知联军动向,设伏出奇,在深河开灭南路明军,朝鲜军队见明军大败,立刻不战而降,大明从此在辽东战场上由主动转为了被动,一路败退辽西。
倘或光海君泉下有知,袁崇焕盯着面前的棋盘心想,他必不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因为到了二十一世纪,作为历史上李氏朝鲜的一部分,韩国已经给光海君翻案了,特别是他的“中立外交”政策,在现代获得了高度肯定。
甚至连他之前为夺取朝鲜国王王位而屡兴大狱、杀戮无辜、残害手足的种种暴虐手段,也成了受现代人欢迎的“自强不息”、“杀伐果断”、“老谋深算”。
或许是因为后来的世道变了,此一时彼一时了。
满人主张给汉女放脚,变成关爱妇女了,光海君以庶子之身登上王位,最后报复宗主国大明,变成勇于反抗封建礼制,敢于实现自我价值了。
只是天启年间的世道还远远不如后世宽容。
天启三年三月,光海君的侄子绫阳君李倧起兵入宫,发动政变,以三十六条罪状废黜光海君,将其发配去了江华岛,此一政变被后世称为“仁祖反正”,朝鲜又全面倒向了大明。
既然决定了要站在大明的立场上,袁崇焕自然是支持仁祖李倧的,只是他与韩瑗下棋的时候,却依旧忍不住问了一句,“不知你国旧王至今可仍安在?”
韩瑗抬起头来,认真答道,“光海君仍安在。”
袁崇焕又问道,“他的近况如何?”
韩瑗还是小心谨慎的样子,“我听说光海君在流放之地,常常吟诵一首诗词。”
袁崇焕道,“是什么样的诗?”
韩瑗道,“是赏春时该吟的诗,‘桃花李花杏花发,南里北里西里春,不寒不热好时节,半醉半醒无事人’。”
袁崇焕微笑道,“你国旧王真乃性情中人。”
韩瑗默然片刻,忽然笑道,“真是巧得很,自光海君被流放之后,大明竟有两位‘袁’姓官员相继过问他的情况。”
袁崇焕一怔,不禁问道,“哦?另一位‘袁’姓官员是谁?”
韩瑗道,“前任登莱巡抚袁可立。”
> 袁崇焕一怔,不禁问道,“哦?另一位‘袁’姓官员是谁?”
韩瑗道,“前任登莱巡抚袁可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