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解缙倒是有些无语,把钦天监改成气象监测衙门,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每天都有准确的气象监测预判内容,把它发布在应天晚报之上,那应天府的老百姓就都能够提前预知明天的天气了。 这个举措,简直就是利国利民,若是能够在地方推广开来,更加会惠及万千大众。 所以,想到这一层的解缙,根本就没有听从师父的意思,还是打算把这事说出去。 无论如何也是给自家扬名,这何乐而不为呢? 等到他在翰林院把这事情说了一遍之后,满心欢喜的等待着大家的溢美之词。 他本来以为,这个举措会让大家都感同身受的去赞同,进而对师父和自己大加佩服。 却没想到,这些翰林同僚们却是一反常态,都说把钦天监改造成气象监测衙门是离经叛道之举,属于倒行逆施,必遭天谴。 这时,解缙才真正的明白师父的用意,有些事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懂,那就不是什么地方都能说。 有些什么都不干的人,偏偏会频频出手,让那些想做事且能做事的人做不成事。 尤其翰林院这种地方,他们只会数黑弄黄,哪里知道什么是科技惠民,自然会听到这话便直接开始攻诘了。 此时,翰林院的这些人们到处开始联络御史,又要攻击陆宁。 这些人还没等到上折子,串联之事都已经被锦衣卫给知道了,全报到了朱元璋那里。 朱元璋也觉得陆宁这个尝试似乎是有些奇怪,于是他亲自来到了钦天监的衙门。 陆宁把这里的所有设施都给朱元璋做了介绍,无论是地震仪、晴雨表,还是那些大风车,都是特别重要的天气监测仪器。 有了它们,陆宁就能够提前知道天气,老百姓就会便利的多,这总比用什么白虹贯日的理由去折腾人要强之百倍了。 朱元璋看完之后也不由得赞叹,这果然是能够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