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了,你也不必再推脱什么了,咱们马上就让礼部去拟定圣旨,公开你长宁郡王和皇帝养子的身份。” 朱元璋说完之后,看到一脸懵逼的陆宁,不由得又补充了一句。 “除此之外,你的长宁郡王身份是世袭罔替的,由你的嫡长子陆烨承袭,而且你的富国公爵位也不会废止,有你的次子陆照来继承。” 陆宁忽然觉得这个恩典实在是有些太高了,他马上就推辞说。 “父皇,您对我实在是天高地厚之恩,可是如此高的恩典,儿臣可能有所承担不起,还是等日后方便之时再公开郡王身份吧!” 朱元璋却告诉陆宁说。 “你小子,怎么忽然又谦虚起来了,当年你执掌兵权肃清沿海的时候,连皇妃都敢斩杀,现在还怕什么公开郡王身份!” 朱元璋这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性格,也着实让陆宁无语了,他只得叩头谢恩。 礼部拟定了圣旨,由内阁审定,最后朱元璋亲自盖下玉玺,颁布于天下,从而公开了陆宁长宁郡王的爵位。 从此,天下都知道了那个之前的小小县令和后来的富国公,如今已经成为皇家养子,并且已经是长宁郡王。 可是天下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只不过陆宁对此并不介意而已,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他去在乎。 前段时间,朱棣率兵讨伐北元,如今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正式奏凯班师。 朱元璋高兴之余,又询问陆宁对于最近的形势有什么想法。 其实在大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觉得应天府作为国都可能不太合适。 但是,一直以来又没有找到更好的地方能够作为备选项。 此时,他忽然想到了一点,那就是把北平升格为国都,更名为北京。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自己还有些拿不定主意,因此向陆宁问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