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徒儿也要出海-《大明富商:老朱求咱去做官》


    第(2/3)页

    谁知道朱雄英却拒绝接旨,只是跟朱元璋说。

    “男儿志在四方,孙儿这次一定要跟着前去,如果皇爷爷不允许,那我就死在这船上。”

    朱元璋满脸黑线,把陆宁和朱棣叫来问讯,这两个人经过这长时间,已经弄清楚了真相。

    原来朱雄英一早晨以游猎为名出了宫,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混在了远征军后勤补给人员的队伍里。

    这些补给人员都不是真正的军人,其中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宫女以及有各种技艺的工匠。

    他们的作用是给船上的人员将洗衣服以及修补船只。

    而朱雄英找到的一个靠山,就是船上招募的一名铁匠,他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只是说自己想跟着铁匠拜师学艺,出来长长见识。

    皇长孙死活不下船,这不仅叫陆宁他们头疼,也叫朱元璋父子头疼,大家商量了许久也没有办法。

    “子安,你的鬼主意最多,告诉父皇该怎么办?”

    陆宁想了想,回答说。

    “圣人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出外游历一番,对于雄英未来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话刚一说出口,朱标就有些担心了。

    心说此次出海风高浪险,前途未卜,叫一个没满十五岁的孩子跟着你们一起出去,太过儿戏了。

    这人还是大明第三代国君,一旦有一个三长两短,谁能担得起责任?

    只不过,这事原本不是这两人的错,更何况大明未来的许多事都要倚仗陆宁这样的高科技人才,犹豫了一下,他硬生生的把话咽了回去。

    朱元璋刚开始还有些不高兴,忽然转念一想。

    咱起兵反元的时候,手下也有许多娃娃将军,比如义子沐英,这孩子真有他们的风范,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于是,他就对陆宁和朱棣说。

    “这事儿你们俩就不要管了,朕要亲自上船跟雄英说说。”

    到了船上一看,那个倔强的孩子仍然拿着匕首在那站着,随行来的朱标气不打一处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