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秀听到陆宁这样发问,自然也很是无语,他只得说道。 “只因为我兄长做过忤逆上意之事,所以连累我一家老小也都不能参与科举,只不过是陛下仁慈,才给了我一个主簿的官职,但我一腔热血只想报国,还希望王爷能够让我参加科举。” 听到这里,陆宁倒是有些不解了,这不像是一个正常的对话所在。 “那你兄长到底是谁?为何能在触怒了皇帝之后还能连你们也敢连累了,莫非是欺君之罪不成!” 杨秀很是无奈了,他知道,若是想要请求帮助,在这位长宁王殿下面前并不得有丝毫隐瞒。 “殿下,我不愿意瞒您,我哥哥就是当年中书省的左丞杨宪,正因为有稻穗欺君之事,被陛下五牛分尸了,陛下仁慈,没有连坐家属,也没有剥夺我们的官身,却也让我们不得再参与进士考试。” 陆宁仔细的想了一下关于杨宪的事情,这才形成了一个印象。 原来杨宪本来是翰林院的学士,只不过是个七品官,跟着老师刘伯温陪着皇帝巡察扬州。 到了那里,扬州还只不过是一个荒蛮之地,经过连年战乱,已经只剩了十八户人家以及二十一棵活着的树。 这时候,朱元璋便让人推举扬州知府,而杨宪则是被刘伯温推荐治理扬州。 可是,他却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谎称三年之内全面复耕,并且在自己的责任田之中长出了一颗稻穗。 这稻穗竟然有数百颗的谷子,是大明祥瑞之兆。 最后被朱元璋破格提拔担任左丞,其势力仅次于左丞相李善长,大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惹了中书省参政胡惟庸,被揭发出了所有情况,最后导致了五牛分尸。 这是一个有才能有心机,但是却不择手段的人物。 但是平心而论,杨宪的死和他自己作死有关,怪不得任何人。 因此,陆宁便没有任何惋惜之色,他说道。 “你兄长乱言欺君,这样的罪过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一个死罪,只不过连累了你们,倒也是有些可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