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蓉咯咯的笑个不停,其实陆宁早就看出来了,这老王做事一板一眼,根本就不是个花心的人。 当然有点得意的事,随口吹几句牛的情况,也是男人的通病,算不了什么事。 三个人边谈边走,不一会儿到了村口。 这时候庄稼人也都开始从田里回来,还有一些小朋友在路边嬉戏。 突然看到小蓉一家车上不但有水果食物,还做了一个年轻俊俏的后生,于是都奔走相告。 “王贵家发财了,不但买了许多酒肉,还拉回了一个大后生,哈哈,小蓉招小女婿了,真俊!” 听了这话,小蓉羞的满脸通红。 老王一个劲儿向乡里乡亲解释。 “这是我远房的一个表侄。人家可是读书人,早就成家了,你们别瞎叫。” 陆宁笑了笑,自然也没有解释什么,反而非常享受这民风淳朴的环境。 不一会儿,到了城中的一棵老槐树下,突然发现一个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半大少年正在向远处望。 等看到老王车上在这的酒肉以及后生的时候,就眉开眼笑,旁敲侧击的问陆宁家乡父母,以及都有什么人等等。 陆宁也直言相告,自己已经有家室了,去考秀才没考中,想在大王庄教书。 自己也非常客气的叫他王大娘。 这位王大娘听说是个读书人,也非常高兴,就把自己的儿子根娃子叫到跟前。 “陆先生不嫌弃就在这住下,我家里有三个儿女,大女儿出阁了,家里只剩小丫头和根娃子两个,他们都想读书,就麻烦陆先生。” 听说陆先生点石成金,帮着他们一家把那些平平无奇的鸡蛋卖出了二十倍的价格。 王大娘更加欢喜,赞叹说道。 “还是读书人有学问,我们乡下人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出来,老王,做人要讲诚信,你把王先生该得的钱给他吧。” 老王倒也相当的讲究,那两筐的鸡蛋,大概有一百五十多个,卖了十五吊钱,约合白银十五两,这相当于大明普通百姓三年多的收入。 他就建议把整张钱票兑换了,大家对半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