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这个卫所,在存在几十年以后,就被明朝朝廷给撤了。再以后,嘉峪关以外完全是瓦剌的地盘,明朝也完全采取守势了。 接着那些文官武将们纷纷表态,有赞同出兵讨伐的也有反对的,莫衷一是。 这时候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太子朱标的脸上。 「太子,说说你的看法。」 跟陆宁过招好几次接连吃瘪以后,太子也学得聪明了一些。 他知道这事儿,如果表现的非常激进,会得罪文臣。如果表现的相当保守,又会被那些武将们看不起。 更何况,现在朝堂里还有一向能征惯战的四弟燕王朱棣和护国王陆宁。 于是他非常滑头的说:「既然这事出在护国王弟的府上,他才是最直接的责任人,而且见识又是超一流的。不如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吧。」 这个建议得到了其他皇子以及朱元璋的认可,朱元璋的目光集中在陆宁的身上。 「棠儿,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陆宁不假思索的说:「既然那个杀手曾经说,贴木儿入侵了我们大明的保护国天竺,那么道同道大人那里很快就会有消息了。要不然听听前方的战报,再做道理?」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报事的太监进了宫里:「陛下,乌斯藏阿里卫所送来十万火急的军报。」 原来自从元顺帝北撤以后,他们从前管辖的乌斯藏地区各个土司藩主全部派遣使者来到应天朝见朱元璋,表示归附。 明廷也在那里的最边境修建一个卫所,不但时刻掌握乌斯藏地区的动静,还兼任着尼泊罗以及天竺驿站传输功能。 那边轻易不往朝廷派送八百里加急的快 报,一旦有战报送来,就意味着西域出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