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旋律-《steam游戏人生》
            
            
            
                
    第(2/3)页
    可是本该写满的旅程,到此也就结束了。
    萨莎以后也只会出现在曾经写过的篇幅里了。
    不知道要写些什么,猎人内心也已经被那个人给占有了。
    他已经回不到之前的模样了,荷马只在阿尔科恩口中听说过亨特之前的模样。
    每当阿尔科恩说道那时候的亨特,他眼中就会泛光,仿佛那一刻,亨特就是最好的。
    他把手伸到篝火上面——手指完全被冻僵了,得用热气舒展一下。
    老头自动请缨在南隧道当了哨兵。
    在这里工作时要面向隧道,好过在塞瓦斯多波尔的家中处在一大堆死气沉沉的报纸中间。
    队长坐的地方仍与其他守卫保持了一段距离,那里是光明和黑暗的交界处。
    有趣,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塞瓦斯多波尔站,看来在这个站中有什么特殊的魔力……
    猎人始终没有跟荷马提起过,在林地站的时候,在猎人外壳上显形的是谁,但现如今荷马知道:他所看到的不是一个预言,而是一个警示。
    一个星期以后,涌入图拉站的水才被排空,一些残迹被从环线运来的巨大抽水泵抽了出来。
    荷马自愿与第一批侦察兵一起去了那里。
    有几乎300具尸体。
    他没有感到恶心,忘记了一切,亲手在那些可怕的尸体中翻找,寻找着她,寻找着她……
    不管在哪里都没有见到萨莎,或许她并没有死去。
    但在那种暴乱的情形下,她存活的几率寥寥无几。
    让荷马不禁想到不堪的后果。
    萨莎死掉了,但她的尸体并没有找到。
    或许是被大水冲走了,毕竟那扇门是不足以人力打开的。
    不过荷马还是在祝福萨莎并没有死去,可能是被人救了吧,活着她看到时机不妙,早已脱离了这场灾难。
    他坐在最后一次见到萨莎的那个位置。
    在最后时刻他没来得及救她,他也没来得及扑回去,跟她一起死在这里。
    长得没有尽头的队伍,其中有健康人,有病人,走向了塞瓦斯多波尔站,走向了卡霍夫线的康复隧道。
    列昂尼德没有说谎:射线的确可以终止疾病。
    也许,他从头到尾都不曾说过谎:也许,绿宝石城真的存在在什么地方,要是能找到它的城门就好了……
    也许,他已经找到了那扇门,只是当时他还不够好,不能让它在他面前打开。
    「当水消退的时候……」这一刻来得太晩了。
    其实绿宝石城并不是诺亚方舟,真正的方舟就存在于这个大地铁中。
    这是最后的庇护所,人类最后的栖息地。
    这里没有黑色狂暴的大洪水,就连诺亚、闪和含都不知道;这里没有卫道者、冷漠的人、卑鄙无耻的小人。
    对怪物,还有那些没有偿还自己作下的孽的人,它的门永远不会打开。
    这样的人有千千万万,他们不会出现在这部中。
    这一刻,荷马的心思回到了诸神之战尚未发生前
    ,自己曾经看过一片遥远的东方的一篇文章。
    那里面讲述了桃花源记,主要讲述了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
    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
    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那里的世界就很像方舟,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
    「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在当时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空想,又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老头的笔记本已经被全部写满了。
    他的书——并不是方舟,而是一艘纸船,它不能把所有的人都载上船。
    但在荷马看来,他的每一笔在落下去的时候都十分谨慎,纸上己经留下了重要的东西……
    不是关于这些人,而是关于全人类。
    关于往昔的记忆不会消失,荷马这样想。
    而这篇日记,以后不会被历史的氧化而风蚀掉。因为它所包含的信念是足以让后人铭记的。
    或许在这篇日记的记载,就是后人流传的美谈。
    荷马不求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改变,只希望自己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第(2/3)页